《拐杖校长覃东荣》首发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
发布: 2011-9-06 08:34 | 编辑: 张家界旅游 | 来源: 张家界旅游门户 | 查看: 2549次
繁荣盛世颂美德,三湘四水赞英雄。
2011年9月4日,星期天,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礼堂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拐杖校长覃东荣》一书首发新闻发布会在这里隆重召开。出席会议的有省委警卫局、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省社会主义学院、省作协、省直书法家协会、张家界市区宣传、教育等部门的领导,以及覃东荣生前所在地政府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及群众代表。
本书是张家界山村教师向晏漪受当地宣传、教育等部门及人民群众的委托,经过五年的实地采访、调查,在亲身感中写成的,该书多面而真实地反映了山区中小学大力推行教育教学改革、全力落实普及中小学义务教育的史实,可视为我省乃至全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的一个缩影。它以纪实的手法再现了模范校长覃东荣一生的先进事迹,展示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光辉形象。
《拐杖校长覃东荣》的主人公覃东荣是记录的真实人物,朴实而伟岸。通过此书的出版发行,一是弘扬像覃东荣这样的优秀基层共产党员、山村模范校长清贫治教的精神;二是让人们了解贫困山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艰辛与困苦,唤起更多的人来关心和支持贫困山区的教育;三是希望社会更多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对覃东荣教育基金会的成立给予关注与支持。
一个普普通通的山村小学校长,为何辞世15年还末被人们遗忘?又是什么原因促使成百上千的人们自发地去缅怀他,去祭奠他?他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能引起人们对他如此的崇敬与爱戴?这很值得人们去深思。
覃东荣,男,土家族,1938年3月出生,小学高级职称,1962年9月参加工作,1985年6月入党,1993年7月因公致残,1996年6月因伤病逝,终年58岁。生前18次荣获市、区、镇“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师德标兵”、“最受尊敬的人”、“优秀教师”、三次记功等荣誉,其中3次荣获地市级“优秀教师”、“师德标兵”、“最受尊敬的人”。他是当前共产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的光辉典范;是党员干部特别是教育系统的一面镜子;是一本现实版的教科书;他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他从教35年,担任校长职务32年,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全部心血投入到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新篇章。
覃东荣身残志坚,非常重视学校的思想品德和少先队工作,率先进行素质教育探讨,成立“立体式德育网络教育”,此成果曾在全市推广。他顶住各种压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带领老师们大胆实验,他把一所名不见经传的贫困山村小学办成了“全国读书读报先进单位”、“全国雏鹰红旗大队”、“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省学习雷锋先进集体”,率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创优集体,是山区小学的一面旗帜。 1972年他任甘溪峪小学负责人,看到校舍破烂不堪,他带领老师们利用课余时间在溪里挑岩运沙,在村、乡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与帮助下,一栋两层八间宽敞明亮的教学楼终于竣工。自他参加工作32年来,一直担任校长,但他从来没有离开过讲台,5次因劳累过度晕倒在课堂上,苏醒后肚抵讲台又吃力地给学生上完课。为了不让每一个贫困生失学,他拖着一条残腿拄着拐杖,上坡手脚并用爬、下坡手脚并用滑爬遍了教字垭镇的每一个角落。13年来,他访问学生10000多人次,为贫困生代交书杂费数万元。教字垭镇中心完小的入学率、巩固率年年都是100%,成为全省贫困山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创优集体。他以工作为重,舍小家为大家,以校为家。在教字垭完小工作的13年间,为了减轻学校经济负担,他节假日义务守校、不计报酬地加班加点折算成标准工作日2500多天。在不花学校一分钱加班费的情况下,他带领部分老师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将一部近万多字的《教字垭完小教育史》撰写出来,流传后世。他十分爱护学校的财产,为了抢救学校财产不幸负伤致残一级。他被教委领导誉为“一条山区教育战线默默耕耘的孺子牛”。 他模范做遵守规章制度的表率,虽因公事开会迟到了两分钟,不仅交了两元罚款,还将检讨贴在学校的校务栏上。他以身作则,与同志们同甘共苦,从不搞特殊化。上级领导来完小检查工作时,虽是两个炒菜,招待客人,可他从不作陪,他始终同老师们一道蹲在地上吃大锅菜。每次到村小、片小检查工作时,从不吃招待餐,而吃普通餐。有一次他看到某校为他们检查人员炒了几盘比较丰盛的菜,不仅严肃批评了该校负责人,而且以拒吃来正校规。他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反对请客送礼。他淡薄名利,1989年上级领导看到他政绩显赫,贡献突出,想申报他为省劳模,可他却主动把荣誉让给别人。他不图名,1995年瘫痪在病床的他婉言谢绝《人民日报》记者对他的专访。在生命垂危的时刻,他不忘党的恩情,叮嘱家人不要忘记替他交党费。他被当地百姓誉为“焦裕禄式的共产党员”。
他爱生如子,当学生发生危险时,宁愿舍掉自己的生命。1973年5月10日下午3时,为了抢救落水儿童杨贤金造成自己左腿骨折,35岁的他沦为终身残废,从此离不开拐杖,可他无怨无悔。他视同事为自己的兄弟姐妹,1972年在自己饥饿难忍的情况下,两年如一日将食堂打来的一份饭让给同事赵如秋老师吃,而他却吃赵老师从家里带来的冷红薯。1985年在自家三个子女正在读书已相当贫困之下,为了不让穷孩子辍学,不仅安排6个贫困学生在他家免费吃住,还为他们代交书杂费,六年如一日,直到把这6个学生培养成才。1996年6月1日儿童节下午5时许,他离开人世时,家境一贫如洗,留给家人的遗产却是2万多元的债务。乡亲们在他身上没有发现一分钱,为他的遗体穿衣时,在他家却找不到一件像样的衣服,不是补丁就是洞,最后只好将两件破烂不堪有洞的运动衫穿在他身上,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流泪、叹息、自豪。噩耗传来,苍天悲泪,老天鸣不平,下着倾盆大雨,成千上万的百姓自发地冒雨从四面八方涌来,为他开追悼会,为他送葬,人山人海,天哭地泣!
覃东荣同志是为了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而累倒的。虽然覃东荣校长离开我们十余年了,但他那思想过硬、一身正气、舍身营救学生,在自家相当困难之下收养辍学儿童,大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伟大献身精神在我们贫困山区人民心中影响致深,反响强烈,永不磨灭。每年清明节,成百上千的人们自发地为他献上一束束灿烂的山花。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在当今越来越功利越来越商品味的大氛围里,远离金钱与物欲的诱惑已成为人迹间罕至风景的年代,时代需要像覃东荣这样的共产党人,这样的人民教师,这样的人民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