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桑植县:红色资源活了 村民腰包鼓了
发布: 2015-11-23 11:15 | 编辑: 张家界 | 来源: 旅游信息 | 查看: 247次
“没想到家乡变化这么大,让我过上了安稳日子。”土生土长的63岁老人郑系统说,“我不仅有了工作,还修起了新房,告别了老木屋。”从出生到现在,郑系统从未离开过湖南桑植县洪家关乡。洪家关位于桑植县城北部,是贺龙元帅的故乡。
这里有贺龙故居、贺龙纪念馆,红色文化丰富,按照“田园风光、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标准,当地实施了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红色纪念、机制体制创新等五大项目,做好配套设施建设,激活红色资源。“我们把发展目标定在突出红色、生态、人文特色,因地制宜,走‘农旅融合’之路,既要生态美,又要百姓富。”桑植县委书记刘卫兵说。为了方便更多游客来老区体验红色旅游,湖南省财政厅及县委领导多次到张桑高速、黔张常铁路建设项目一线解决问题,争取早日通高速、通铁路,打造张家界半小时旅游圈,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也端上旅游“金饭碗”。
交通条件的改善激活了红色旅游。初具规模的洪家关美丽乡村,已成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红色旅游、民族风情特色旅游景点,吸引大批游客慕名前来。据统计,仅今年7月份,洪家关就接待游客达9万多人次。纷至沓来的游客,拉动了当地消费,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让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也为村民带来丰厚回报。洪家关乡泉峪村村民刘青松发现乡村旅游商机后,投资建起了“轻松客栈”。“游客越来越喜欢原汁原味的旅游,我们这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肯定会吸引更多游客的。”他说。
为了实施精细扶贫,桑植县还建立了青燕电子商务网点,茶叶、有机大米、土鸡蛋等产品销路更加畅通。“客栈除了提供游客吃住用,还利用互联网发展电子商务,搭上‘互联网+’快车,赚钱更轻松了。”刘青松高兴地说。
桑植县委副书记、县长赵云海介绍,像刘青松这样的例子在当地不胜枚举。周边很多农民依托园区离土不离家,开起了“农家乐”,在自己的土地上变身“商人”“老板”。以前外出打工的农民也纷纷回乡创业。刚从北京打工回来的王龙璋兴奋地说:“我得把屋前房后的地利用起来,种点山里独有的野菜,山上放养山鸡,办一个独具特色的农家乐,把农家货通过淘宝网卖到北京去!”( 原载2015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