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报评论:旅游演艺为何喜欢“高富帅”
发布: 2012-7-19 19:42 | 编辑: 张家界 | 来源: 旅游门户 | 查看: 2156次
前些时,我在北京国家大剧院观看了大型原创歌剧《土楼》,为现场所释放的诸多气息所折服,即客家土楼透出的乡土气,演出舞台挥发的文化气,文化与旅游结合的融合气。心想,这出戏如让游客在土楼故里观赏该多好哇!由此,也引发了对时下旅游演艺状况的反思。
旅游演艺是什么?各路专家会给出很多专业性定义。我认为,它是指以旅游者为观众主体的各类文艺演出,其要点有三,一是游客为主,二是与目的地相关联,三是诸多艺术形式。在旅游专业领域,旅游演艺属于旅游“六要素”之一的“娱”,它在旅游业发展中历经了“三级跳”,算不得一个新鲜事物。
1990年代前的“娱”属于旅游业中的短板。当时“白天看庙,晚上睡觉”之辞,被用以形容旅游产品的单调和夜间娱乐的空白。为改善这一状况,旅游部门奔走呼号、倡导开发,一批城市率先作出尝试,组织游客晚间欣赏曲艺、戏剧、杂技、演奏等,开辟了我国旅游演艺的先河。
世纪之交10年的“娱”进入快速发展期。随着大众旅游的崛起,一批大型仿古园区、人造景观、影视基地建成,旅游演艺成为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涌现出若干市场认可的作品,如深圳世界之窗的《跨世纪》、锦绣中华的《东方霓裳》、欢乐谷的《金面王朝》、杭州的《宋城千古情》等。一些旅游名城为完善旅游产业链,专为游客新创上演晚间剧目,或挖掘演绎传统题材的古曲演奏、地方剧种和杂技绝活等。至此,“娱”在旅游要素中后来居上,既填补了游客活动空间,也培育了旅游营收新增长点。
近些年的旅游演艺如日中天但亦潜伏着隐忧。进入21世纪,旅游市场规模更趋庞大,旅游演艺成功案例不断增多,激发了旅游目的地和投资商的开发热情。如《宋城千古情》累计已演1.3万余场,游客观赏年均达300万人次。全国加速文化体制改革以后,旅游演艺更成为文化产业争相涉足的新天地。文化部门、文艺团体、演艺公司均聚焦于此,反映了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之势,也显现了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但应清醒地看到,旅游演艺虽取得很好成绩,发展势头一派大好,也存在应予重视的一些问题。兹罗列现象如下:
一是贪大求高。或是受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传统文化影响,不少城市搞旅游演艺喜欢“高富帅”,追求大策划、大投资、大制作、大场面,美其名曰要出精品、出杰作、出影响。为此,搞大舞台或室外大场面,运用最新科技手段,延请一流主创主演,场面直逼大型文艺晚会,期望取得大气磅礴、气势恢宏、明星云集、流光溢彩的轰动效果。问题往往就出在有大想法、大投入,而无大组织、大谋划、大统筹,更无艺术创作的精益求精,结果钱是花大了,事却未办好。文化界的有识之士将其喻为文化泡沫、粗放发展。
二是参仿雷同。主要是旅游演艺的艺术表现形式单调,题材创意明显不足。毋庸讳言,目前略受微词的当属印象类作品。2004年,当《印象·刘三姐》在阳朔漓江公演,张艺谋领衔的艺术团队在旅游演艺界声名鹊起,以全新的艺术语言和视觉冲击刷新了人们对旅游“娱”要素的传统概念,创造了具有划时代标记的旅游演艺成果。张氏沿着这个路子走下来,陆续出笼了印象之丽江、西湖、海南岛、大红袍、普陀、武隆,8年搞出了7部印象,于印象作品系列化之际也给人以明显的系列化印象。
与此同时,大量模仿性的类印象、仿印象、亚印象作品横空出世,艺术造诣良莠互见、参差不齐。这些娱乐演艺在游客看来,虽无印象之名、却有印象之状,皆有大型实景、大群歌舞、大量科技等若干共性。如此这般,让人觉得印象类作品虽有美轮美奂、光彩夺目之形,也充斥了文化符号和炫人科技,表现形式却陈陈相因,思想灵魂性相对缺少,某些场景和画面似曾相识,故而给人复制、移植或雷同之感。此话未必针对或主对张氏印象作品,但类印象、亚印象、仿印象的旅游演艺将难辞其责。
三是偏离实际。旅游演艺本身无可厚非,问题出在作品是否对应了游客需求。全国各地虽都在发展旅游,但发展有先后,规模有大小,客流有强弱,如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拍板上个旅游演艺大项目,游客市场必将难以支撑。西南某省一小县曾打造过一场类印象的晚间节目,以河流为舞台,以堤岸为看场,以远山为辅景,现场足可容纳万人或数万之众,而当地“申遗”甫成,旅游初温还寒,游客过夜者少,市场短期无力供给足量客源,其结果要么难以为继,要么就得有人来背这大包袱。
四是不合旅情。供游客欣赏的娱乐演艺尽可异彩纷呈、不拘一格,但不能背离旅游者需求的基本规律。游客多非土著居民,可适量安排异域性节目,但如无铺垫、翻译或讲解,必将如坠云雾、不知东西、兴趣索然;游客多非文化达人、艺术精英,如安排节目过于阳春白雪,让人搞不懂、拎不清,也不会赢得旅游市场;游客白天游览已耗精力,夜间观看节目不宜太久,一小时之内较为适宜。上述情形在当今旅游演艺市场存在较多,偏离了游客市场的现实需要。
游客需要怎样的晚间娱乐?旅游演艺应如何发展?面对各地发展的大量案例,觉得大致应有如下方面。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旅游演艺并非无边际、无缘由之娱,核心应是紧扣深化文化内涵,有助于游客对旅游目的地了解。故在选取主题、题材和内容上,应首选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旅游文化是地域文化,游客感兴趣的应是当地最具典型意义的。到北京不听京剧,就如同没有吃到烤鸭;到安徽不听黄梅戏,就如同没吃到臭鳜鱼;到庐山不看电影《庐山恋》,似乎就少了必要情调;到井冈山不听红歌,似乎缺失了历史色彩。文化的这种地域性,决定了与旅游景观的互补性。因此,在山东听一下吕剧,到河北听一下梆子,到东北听一下二人转,到浙江遂昌听一听《牡丹亭》创作地的“原声态”,都应是很好的晚间旅游娱乐。
艺术至上,文化灵魂。游客的时间是宝贵的,不少人一生难得重游故地;对旅游目的地来说,接待游客也是难得的展示和宣传机会。为用好游客停留的宝贵时间,旅游演艺应尽量呈现精品、展现艺术、体现灵魂,如杨丽萍的《云南映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千手观音》、陕旅集团的《长恨歌》,都属于这方面的艺术精品。如果旅游演艺迎合流俗、花里胡哨、七拼八凑、移植仿造,都不可能瞒过游客的火眼金睛,最终必定是自酿苦酒、误人害己,既浪费时间,也浪费金钱。
有人举了迪斯尼项目、世界名剧《猫》在世界各地“复制”的例子,试图以此类推我国旅游演艺项目之系列化或雷同化并非弊象,这事儿恐非如此简单。其一,迪斯尼虽有娱乐演艺,但整体属人造景观,而非旅游娱乐演艺;《猫》剧之所谓复制,仅是该剧的复排或改版,演到哪儿也仍是“猫”;其二,舆论对印象类演艺有雷同之相的质疑,未必说此类现象有啥错,保不准还能创出什么大品牌,只是担忧此举势必把路子走窄了,于人于己都非益事。
服务游客,雅俗共赏。旅游演艺的观众主体是大众旅游者,而非文化艺术界的专业人士,这就要求晚间节目的选择宜宽宜广,未必一定是什么大制作、“大戏”。云南丽江纳西古乐的演奏不可不谓小众,古旧、传统、晦涩、严肃,但有了主持人深入浅出、诙谐幽默的串讲,演出就变得通俗易懂了;湖南长沙田汉大剧院的演出,形式虽类似央视春晚,但因穿插世俗调侃、市井笑话、方言俚语,也颇受外地游客欢迎;贵州、云南等地的傩戏演出,虽然没有像样的演出场地,伴奏配乐也下里巴人,表演动作粗犷不羁,但因乡土气息浓郁、文化特色鲜明,也颇受游客青睐。
博采兼收,百花齐放。我赞赏如此观点,一个地方文化艺术的繁荣,不在于最大的舞台有多大,而在于各色舞台有声有色、生龙活虎。这同样适于对旅游演艺的评价,不论一地过夜游客有多少,甭指望靠一两台大戏就能一网打尽,必须研究旅游演艺多元化、多样化、多场地化。专业性的文艺大舞台有其优势,皮影、拉洋片也有其传承必要,云南迪庆晚间的“藏家乐”就很有观众,民族地区街心广场晚间自发歌舞也很吸引游客。从近些年游客晚间娱乐生活看,一定不要把“娱”搞得高深莫测,搞得“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只要不背离社会主义文化大方向,游客又有兴趣观赏或参与,就可因势利导地开发或培育。
市场运作,突出效益。由于旅游目的地的大小、发展水平、文化特色不同,游客来源、客源结构、消费需求也不同,旅游演艺开发的方式也应不同。但无论是何种情况,成功的旅游演艺都必须市场化运作,政府必要的扶持可在起步阶段,但最终还得请游客掏钱买单。
旅游演艺是旅游经济的组成部分,检验其成功的一个标准就是效益如何,包括文化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这诸多效益不是单一、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在这个意义上,旅游演艺的评价尺度不完全是由文艺评论家掌握的,而更是由无数游客的脚丫子决定的。如果游客乐于观赏,演出就能经久不衰,就有可能锤炼成百老汇式的经典剧目,反之再高雅、再艺术也将难以为继。据统计,2011年《印象·刘三姐》接待观众达150万人次,而《印象·丽江》有过之而无不及,这说明旅游市场还是认可印象系列之精品的。仅此一点,有关评论的微词也就不足道哉,即使被其说中一二也仅是白璧微瑕。
话已至此,再回到引发话题的歌剧《土楼》上,直觉得该剧兼备了上述若干优点。该剧筹备5载、投资700万、近200名演员参演,有著名导演陈薪伊、指挥家郑小瑛、歌唱家莫华伦等担纲主创,讲土楼事,颂客家情,是一部洋溢着浓郁福建旅游文化特色的上乘之作。如果该剧能够“定居”土楼故里,每晚定时上演一小时的“游客版”,将既有益于加深游客对土楼及其文化的感受,也有助于土楼故里提升经济文化和社会效益,更有利于“世遗”土楼及歌剧《土楼》走向全球!(高舜礼 来源:中国旅游报·第一旅游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