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院长:专家不得以公务身份从事非公务文物鉴定
发布: 2012-3-06 15:32 | 编辑: 张家界旅游 | 来源: 旅游门户 | 查看: 2165次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张中江)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日前谈及文物鉴定乱象时表示,故宫有规定:院内专家不得以故宫博物院的公务身份在社会上从事非公务文物鉴定活动,以及与文物拍卖、文物市场等有关的藏品鉴定活动。
故宫不承担对社会文物提供鉴定服务
时下不少媒体在报道文物鉴定现状时,常常冠以“乱象”之名。天价“金缕玉衣”等事件的出现,折射出市场尚不成熟、缺乏规范和自律的现实。一些很权威的老先生,也被裹挟其中。故宫博物院作为老专家、老学者云集的机构,是否也有专家参与民间文物鉴定的事件发生?
单霁翔对此回答说,故宫博物院作为国家文物保护管理单位,按照职责负责故宫文物藏品的鉴定,同时按照政府职能部门的要求,提供公务性文物鉴定,除此之外,不承担对社会文物提供鉴定服务。因此,故宫博物院有规章制度规定,院内专家不得以故宫博物院的公务身份在社会上从事非公务文物鉴定活动,以及与文物拍卖、文物市场等有关的藏品鉴定活动。
故宫老专家多 博士生也越来越多
单霁翔介绍说,故宫经过87年的建设和发展,在文物鉴定、古建修缮、历史研究、艺术研究、文物保护修复等多方面成为业界翘楚,也产生了诸多业界顶级的专家学者,比如徐邦达、单士元、刘九庵、唐兰、陈万里、朱家溍、耿宝昌、郑珉中、杨伯达、张金英等等。而且,丰富的藏品、良好的研究平台也造就了一批近些年崭露头角的年轻学者。他们将艺术理论、史料、宫廷历史与文物物证相结合,或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或深化了以往的研究,并且在国际上多次参加研讨会、讲学等,提升了故宫博物院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与过去相比,故宫业务人员的年龄结构、学历背景已经得到了根本上的改变,过去凤毛麟角的研究生,现在已经在每个业务部门都占有一定的比例了,而且博士生越来越多。自2006年以来,故宫博物院共接收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毕业生12人,其中11人为博士研究生学历、1人为博士后。主要学习专业为中国古代史、艺术学、美术学、藏传佛教美术、材料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建筑遗产保护与管理,来院后在科研处、宫廷部、古器物部、古书画部、古建部及故宫学研究所从事相关业务工作。
截止到2012年2月底,全院共有专业人员568人,其中正高级专业人员48人,主要从事文博和出版两个专业,其中出版专业共6人,主要为故宫学研究所、故宫出版社从事学刊编辑、出版编审工作;文博专业共42人,一部分为在科研处、故宫学研究所从事考古、敦煌学、故宫学的研究;一部分为在古书画部、古器物部、宫廷部、图书馆、文保科技部、古建部、古建修缮中心等从事专业研究工作;一部分为在展览部、资料信息中心从事展览策划、信息化建设等工作。
故宫的专家在做好本职科研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自2006年开始在各大高校举办的“永远的故宫”系列学术讲座,至今已连续举办37次。一大批在各自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走出故宫,走上高校讲坛,体现了故宫在专业研究上的水平,也在高校中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今后,故宫还要想方设法多创造机会,为他们搭建平台,使他们利用所学为社会服务,同时也展现故宫的科研、科普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