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湖南旅游业促进民生改善
发布: 2014-9-03 13:33 | 编辑: 张家界 | 来源: 旅游门户 | 查看: 2132次
民生乃国之根本。改善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强劲带动经济发展,而且能有效改善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近年来,湖南旅游业快速发展,充分发挥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发挥了促就业、增收入、惠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湖南旅游快速发展,促进了民生持续改善
湖南省委、省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确定了旅游强省战略,促进了旅游大发展,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大省的跨越,2013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超过3.60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81.86亿元,相当于GDP的11%,有力地带动了经济发展,同时为保障改善民生做出了积极贡献。
1.丰富了旅游产品,满足了民众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常态和必需,“休闲权”、“旅游权”如同“劳动权”、“受教育权”一样,是人类实现全面发展应享受的权利。近年来,湖南省以旅游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旅游产品建设,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2013年全省接待国内旅游者3.58亿人次,比“十一五”期末的2.03亿人次增长76.35%,较好地满足了民众的旅游需求。
2.扩大了就业渠道,增加了居民收入。就业是民生之本。旅游作为劳动密集服务型的第三产业的龙头,其提高就业率,增加就业机会的产业容纳能力很强。从湖南省旅游业发展来看,全省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00万,间接从业人员超过500万。在韶山,旅游为农民人均增加纯收入6000元以上;在益阳赫山区,乡村旅游收入达1.04亿元。对湖南这样的人口大省来说,旅游业已成为带动就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极大地促进了就业、改善了民生。
3.发展了“两型”旅游,美化了生态环境。旅游产业是资源消耗较少而辐射较强的产业,属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对湖南美化生态环境和自然人文景观起到了重要作用。全省旅游业发展依托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走生态文明旅游发展之路,推动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城镇建设相结合,推动旅游业与农业、工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融合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居民素质和文化修养同时得到提高,旅游环境大为改善,形成了各具特色、文明舒适的旅游目的地。全省旅游行业坚持以“两型”理念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出台了两型景区标准并评定了20家两型景区,评定了一批绿色饭店,旅游行业节能减排取得了明显成效。湖南旅游业的发展,使山川增色、城市改观、人文提升,促进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4.加快了农村发展,促进了城乡和谐。乡村旅游把农业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以发展旅游带动农村发展,大力开发适合游客消费的特色农副产品,发展瓜果、蔬菜、中药材等特色种植、绿色食品和手工艺品加工,带动景区周围的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旅游业,将乡村的资源优势通过旅游业更大地释放出来,大大地推进了湖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0年以来,湖南省实施“3521”乡村旅游创建工程,共创建旅游强县33个、旅游名镇60个、旅游特色名村195个、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212个。乡村旅游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促进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统筹发展。
5.带动了脱贫致富,促进了均衡发展。贫困地区生态良好,风光旖旎,民俗独特。充分利用好贫困地区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产业,可以更好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旅游产业是典型的富民产业,在脱贫致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开发一个洞,富了一个村”,“开发一处景区,富了一个乡镇”的典型,在湖南省各地到处可见。湖南省很多优质旅游资源位于贫困地区,如大湘西武陵山区有张家界、凤凰等著名旅游景区,通过发展旅游,实现了旅游立市、旅游强县的发展之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西北边陲,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近年来大力发展旅游业,2013年全州实现旅游收入144.9亿元,旅游收入相当于全州GDP的34.5%。旅游业已成为湖南贫困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脱贫致富的新路径。
二、围绕保障改善民生,加快建设旅游强省
为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保障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湖南省旅游行业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紧紧抓住湖南“一部一带”定位和湖南省委、省政府“四化两型”“三量齐升”战略带来的机遇,不断提升旅游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推动“六个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市场营销创新升级、旅游监管规范升级、队伍建设提质升级、改革创新探索升级、政策保障强化升级),全力打造湖南旅游经济升级版,加快建设旅游强省步伐。
为了发挥好旅游业在改善民生中的作用,今后一段时期湖南省旅游业发展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丰富产品体系,壮大产业规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充分发挥湖南山水风光秀丽、民族风情多样、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切实强化规划引领,丰富和创新旅游产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满足大众消费需求。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充实完善项目库,推进“251”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工程。研究实施区域合作战略,加强与周边地区旅游线路开发合作,集中力量建设若干条精品旅游线路和景点集群。加速推进全省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旅游公共服务。
2.突出依法治旅,优化市场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以深入贯彻落实《旅游法》为主线,标本兼治,多措并举,下大力气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让入湘游客满意放心消费。要以“旅游满意在湖南”为主题,组织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活动,开展全省旅游服务游客满意度调查。加强旅游诚信建设,积极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提升湖南旅游服务的品质和水平,提高游客满意度和美誉度。
3.注重人才培养,加强教育培训,发挥旅游促进就业的作用。把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战略性基础工程来抓,实施“人才强旅、科教兴旅”战略。加强对旅游院校的指导和师资培训。加大旅游管理人员、中高端专业人才和一线从业人员培养力度,着力提高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建立全省统一的旅游职业经理、导游、旅游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库,建立网上旅游人才市场,促进旅游人才合理流动,为旅游人才就业提供指导、信息服务。
4.发展乡村旅游,加大支持力度,发挥旅游扶贫增收功能。湖南省旅游资源大多集中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山区,发展旅游是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可以有力促进脱贫致富、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要积极支持湘西州、张家界市国家级旅游扶贫试验区,从政策扶持、体制机制方面进行探索创新。要重点支持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和罗霄山片区加快发展旅游业,从政策、项目和资金等方面加大旅游扶贫工作力度。要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和旅游扶贫工程,开展美丽乡村旅游扶贫工作,以国扶县、集中特困地区为重点,在积极支持460个国家级旅游扶贫村的基础上,到2020年省市县旅游部门力争完成400个村旅游扶贫任务,以乡村旅游带动贫困农民脱贫致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贡献。(作者郭固权:湖南省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