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国土资源工作新征程
发布: 2011-12-20 11:13 | 编辑: 张家界旅游网 | 来源: 红网张家界 | 查看: 2406次
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张家界市国土资源工作既经历了风雨的考验,又收获了丰收的硕果。回顾虽然让人心中充满了成功的喜悦,但更让人心中激荡的是展望未来。在世界旅游精品建设总目标的召感下,张家界市国土人将砥砺奋进,更有作为。
过去五年
国土资源工作出实效
社会发展用地得到了保障。加强规划计划调控,不断强化土地供应。五年累计报批用地 2340.51公顷,同比增长27.46%,有效保障了新火车站、荷花机场扩建、工业园、张桑路、天门洞体育公园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用地需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顺利完成,为城市建设、工业、交通、水利等预留建设用地6571.2公顷。目前,市、县、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获省、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土地市场建设成效显著。五年共出让国有土地2950.75公顷,实现土地总收入43.42亿元,分别增长20.8%和466.7%。通过市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平台融资18.8亿元,储备土地362公顷,实现储备土地纯收益7.21亿元。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撑。
耕地保护目标全面实现。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强化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实现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在省政府考核的目标值之内。2009年,慈利被国土资源部、农业部评为“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先进单位”。积极推进土地开发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累计争取资金3.3亿元,组织实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254个,补充耕地2445.6公顷,连续1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并略有节余的目标。
地灾防治水平逐步提升。区、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全面完成,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预警预报及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成功避让地质灾害32起,减少经济损失9500多万元,连续7年实现地质灾害防治“零死亡”目标。争取资金4700多万元,对桑植和平街等多个隐患点和慈利大浒等矿区地质环境进行了治理,地质环境得到改善。
执法监察效果非常明显。违法预防机制、动态巡查机制进一步完善,有效制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120余起。推行部门联合办案机制,深入开展土地执法百日行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清理整顿、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等,成功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300余件,依法拆除枫香岗、官黎坪、武陵源、桑植等城区及周边违法占地建筑物、构筑物34034.21平方米。
由于工作成效明显,张家界市国土资源局先后被评为“全省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湖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先进集体”、“全省依法行政先进单位”,“全国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培训先进单位”。
展望未来
国土资源工作迈向新征程
张家界市国土资源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最近有关国土资源管理改革的指示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为主题,将在“严”、“管”、“细”、 “实”、“新”上下功夫,谋求国土资源工作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大跨越。
在“严”字上下功夫,加强耕地保护。首先要切实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保护责任制度,从严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快农村土地整理整治,不断提高基本农田抗灾害能力。严格落实市、县、乡、村、组五级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强化政府年度效能考核。执行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强化土地管理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把加强执法监察、维护土地管理秩序作为重大举措,严肃查处各种土地违法行为,争取卫片执法“零问责”。
在“管”字上下功夫,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十二五”期间,张家界市国土资源局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强土地资源节约和管理工作,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相协调,提高土地集约化管理水平。同时,加大土地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的和闲置土地清理力度,提高土地利用率。
在“细”字上下功夫,加强国土资源规范化管理。“十二五”期间,张家界市国土资源局将积极适应管理方式的变化,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工作,严格审批程序,打造高效便捷、规范透明的“阳光政府”。加强内部管理,建章立制,堵塞管理漏洞,营造规范有序的管理新秩序。进一步推进基层国土资源所以“五个一”为主要内容的达标创建活动,大幅度提升国土资源行政管理能力建设水平。
在“实”字上下功夫,着力改善民生问题。以保障民生为目的,加强和改善房地产调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供地率达到100%,确保实现应保尽保;以保障农民的权益为宗旨,规范推进农村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补偿和安置办法,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建立完善市、县、乡镇、村和村民群测群防网络,开展隐患区、大型矿山等重险点区域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与评价,做好地质灾害监测、预防、巡查和应急避险工作,大力实施矿区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改善生态环境。
在“新”字上下功夫,不断深化国土资源改革。“十二五”期间,张家界市国土资源局将继续坚持从政策中找机遇,从实践中找对策,从群众中找办法,加强调查研究,拓展思路,着力解决中央明确要求和人民群众所关心的国土资源管理难题。超前谋划、把握规律,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创新,从单纯的数量管理走向数量、质量、生态综合管理,从单纯的资源管理走向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从单纯满足需求走向供给和需求双向调节的差别强化管理,通过转变资源管理方式带动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从资源投入拉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变为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地质灾害防治:群众利益至上
张家界市域是次生地质灾害易发区、中易区,以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为主,主要分布在澧水上游、地质公园内和公路铁路沿线。据统计,全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525处,其中市以上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20处,严重威胁到9000余户、2840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防治地质灾害,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主要责任单位,张家界市国土资源系统已形成汛期巡查、隐患排查、地质灾害防治值班、灾情险情速报、应急调查处置、群测群防、岗位责任、经费保障、应急指挥等一套完整规范的工作制度,并定期公布汛期防治地质灾害值班人员及联系电话,落实地质灾害群防点监测人员530名、监测单位62个,发放明白卡3400张,建立了1个市级、4个县级、101个乡镇级群测群防指挥管理网络。
由于地质灾害属于突发性事件,张家界市国土资源局还制订了9条以防为主的常规措施,包括全面排查、现场调查、气象预报预警、危险性评估、编制规划、责任书签订、公告公示、挂牌督办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常年规范进行,在市城区崇文学校、螺丝山两个重点滑坡区设立7个监测点,先后对武陵源砂岩峰林景区、黄龙洞、九天洞、茅岩河、天门山景区进行巡查性监测,对慈利水泥厂、桑植南岔矿区、永定区高桥矿区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同时,针对地质灾害涉及面广、突发性强、危险性大的特点,张家界市国土资源局还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和网络媒体开展宣传,组织专家技术人员深入地质灾害隐患区教授防治知识,形成人人懂、个个会、家家防的防治体系。
2003年以来,张家界市国土资源局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年年签订《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书》,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治理隐患,成功预警和避让地质灾害31起,减少经济损失9500多万元,出现8年以来地质灾害“零死亡”的奇迹。
保障用地:促进城市发展
土地是财富之母、城市的载体。要“把张家界打造成世界旅游精品”,打造一个与一流风景相匹配的精品城市,必须有充足的城市建设用地做保障。
目前,张家界市现有耕地178万亩,人均耕地只有1.11亩,远低于全国人均1.39亩的水平,土地后备资源不足,以前,张家界市城市建设用地只有28平方公里,根据城市建设规划,到2020年,张家界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要达到50平方公里。
既要保护好土地资源,又要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土地“精”政。近年来,张家界市国土资源局加大土地收储力度,积极保障土地出让,严格实行土地市场交易会审制度,确保土地市场建设公开透明,进一步规范了土地经营。其具体措施有四项:一是统筹安排年度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对基础设施项目、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型工业化项目、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建设项目以及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项目予以重点保障用地;二是积极争取上级优惠政策,挤进国家项目和省项目笼子,确保项目用地;三是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加强土地收购储备,缓解指标不足难题,四是严把市场准入关,对高能耗、高排量和任何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坚决不予以供地。
今年,全市共上报农转用和土地征收410公顷,切实保障了张花高速、荷花机场扩建、张沅公路、新火车站、城区四路改造和防洪堤等项目建设的用地需求。
土地整理:合力生金 强农富民
土地整理作为一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的措施,是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一项新兴事业,是一项面向农业、实施在农村、实惠在农民的民生工程。
2001年,张家界土地整理工作正式开展,经过国土资源系统的不懈努力,张家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完善,初步形成了制度完善、投入稳定、队伍健全的良好局面。
截至目前,张家界共实施各类土地整理复垦项目 492个,建设总规模202206亩,新增耕地58568亩,总投资4.39亿元,其中争取省以上项目31个,总投资2.65亿元。项目的实施,不仅增加了耕地数量,确保了张家界耕地总量平衡和耕地占补平衡,还满足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用地。
同时,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还提高了耕地质量,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项目区耕地质量和产出率明显提升,年粮食产量稳中有增。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实施还为农民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财政收入。据初步测算,10年来,年生产粮食产量增加2340万公斤以上,为地方财政增加营业税约2000万元,增加就业机会约190万工日。
土地整理,合力生金。通过土地整理,为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打下基础,农村许多生产大户租用耕地积极性高涨,项目区约5000亩土地实现流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日益显现。
张家界地貌:助推旅游主导产业
张家界地貌是砂岩地貌的一种独特类型,它是“在中国华南板块大地构造背景和亚热带湿润区内,由产状近水平的中、上泥盆统石英砂岩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等营力形成的,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为主,以及深切嶂谷、石墙、天生桥、方山、平台等造型地貌为代表的地貌景观”。
2010年11月,张家界砂岩地貌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5届年会在张家界举行。30多位国际地貌学权威汇集一堂,将张家界特征鲜明、规模巨大的独特砂岩地貌类型,确定为“张家界地貌”,凡在世界任何国家和地区发现类似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的地貌,都可统称“张家界地貌”。自此,“张家界地貌”获得国际学术界认定。
由于张家界地貌科学内涵丰富,自然生态和美学观赏价值高,张家界成为重要的地质、地理科普教育基地和绝佳的自然游览休闲胜地,每年吸引国内外游客300多万人前来考察游览,旅游业已成为张家界地区的支柱产业。
张家界市国土资源局作为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的主管部门,近年来,不断加强宣传普及和教育,增强全民科普知识,加强对地质遗迹、地质地貌的研究和保护,加强对地质公园地貌灾害风险评估及其预警研究,通过对地貌灾害性、危险性分析和风险评估,划分等级并重点监测。同时,设置标志牌,推出地质遗迹专线,推进地质公园科普旅游,以培育地学旅游产品和完善地学旅游服务为主,并传播“张家界地貌”知识,让游客真正体会到富有科学内涵的旅游乐趣。
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水平
张家界市国土资源局在干部队伍建设上,坚持改革创新,务求实效,做到完善“五种”机制,打造“五个”亮点,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一是完善管理机制,打造“创新”亮点。通过推行电子政务,启用了“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促进管理现代化,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实行量化管理,深入调查研究,促进管理科学化,市局班子成员全年下基层调研不少于2个月,各县局、分局班子成员全年下基层调研不少于3个月,科级以上干部每年要写出1-2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二是完善考核机制,打造“用人”亮点。有计划分批集中抓好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各科室、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培训,完善严考核、硬约束、重激励的监督考核机制,有计划地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和中层干部岗位交流,增强干部队伍活力。
三是完善教育机制,打造“阳光”亮点。围绕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五好”目标,狠抓干部队伍思想教育,严格政纪执行,倡导敢抓敢干,打造国土资源部门“阳光”形象。
四是完善反腐机制,打造“廉洁”亮点。坚持将“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敢为”的惩戒机制、“不能为”的监督机制和“不必为”的奖励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完备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现象发生的有效体系,保障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五是完善评价机制,打造“和谐”亮点。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和完善以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机制,切实提高国土资源部门和谐处事水平和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全面推进国土资源管理法制化、规范化。
本版组稿及图片提供:张家界市国土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