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相关学习问答
发布: 2011-7-14 19:10 | 编辑: 张家界旅游 | 来源: 张家界旅游网 | 查看: 2331次
1.推出《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有什么必要性?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政府职能转变,大力加强和改进政府服务工作,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2004年温家宝总理在省部级干部研讨班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对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了部署。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中强调:“扎扎实实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再次提出“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服务型政府建设。近年来,我省在加强公共服务、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许多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但是,我省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全国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一是政府服务不足。二是政府服务不均。三是政府服务不便。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加快富民强省步伐,切实克服和解决政府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有必要推进政府服务工作的法治化,以政府规章形式对服务型政府建设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定。
2.《规定》经历了什么样的出台过程?
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对《规定》起草工作高度重视。周强、徐守盛、于来山同志亲自研究部署起草工作,多次听取起草工作汇报,并就立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等重点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袁建尧同志直接领导和组织省直相关单位落实起草任务。《规定》的起草过程大体上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0年4月—6月)为研究起草阶段,第二阶段(2010年7月—9月)为征求意见阶段,第三阶段(2010年10月—12月)为修改完善阶段。
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和省政协领导同志对《规定》进行了审阅和指导。省政府常务会议于2010年12月31日、2011年4月7日两次进行了研究。《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经省人民政府第81次常务会议通过,2011年5月11日省人民政府第252号令公布,并于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
3.《规定》的结构如何?
《规定》分为总则、服务主体、服务内容、服务平台、服务公开、服务保障、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9章,共123条。从现有内容看,《规定》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精神,涵蕴了国内外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制度、基本措施、基本做法,反映了我省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遵循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般规律,立足了我省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现有工作基础和工作实际。
4.推出《规定》有什么重大意义?
《规定》是我国首部全面规范政府服务行为的省级政府规章,是我省全面规范政府服务行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必将极大推动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
(1)出台施行《规定》是加快“四化两型”建设的重要保障。出台施行《规定》,就是将政府服务纳入法治化轨道,从法律上明确提供服务的主体、内容、平台,确保稳定高效供给公共服务。这是制度性地改善政务服务环境的重大举措,必将为营造公开、公平、公正和可预期的发展环境,为“四化两型”建设凝心聚力,提供重要保障。
(2)出台施行《规定》是建设“四个政府”的重要内容。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是我省“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服务是政府的“天职”,以法治形式规范政府行为,才能真正实现政府服务的长效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最终达到建设“四个政府”的目标。
(3)出台施行《规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出台施行《规定》,就是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5.我国经历的两种行政模式有什么区别?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行政模式的演变发展大致经历了管理行政模式阶段(从1949年至2004年)和服务行政模式阶段(从2005年至今)。这两种行政模式区别很大,主要有以下几点:
(1)行政职能不同。管理行政模式下,行政职能是全能性的,政府控制了社会的所有资源,拥有无限的权力,对社会的所有领域和所有资源进行强制性调配和安排,政府既是“掌舵者”,又是“划桨者”。服务行政模式下,行政职能是有限的,一般认为有四大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2)行政理念不同。管理行政模式在“官本位”、“权力本位”思想的指导下,以管制为特征,将公民作为管理对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发出命令,公民服从其命令。“命令——服从”是管理行政的核心理念。服务行政模式下的行政理念则不同,“民本位”观念代替了“官本位”观念,“权利本位”观念取代了“权力本位”观念。
(3)行政方式不同。管理行政模式下,行政方式以简单的行政命令为主,政府通过其严格的行政体制,层层下达计划来实现生产、经营、消费任务,通过层层下达行政命令来实现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强制性管理。服务行政模式下,行政的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政府不再仅仅靠行政手段来实施管理和服务,而是综合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来实现对社会的有效管理,在具体方式中,充分发挥行政指导、行政调解、行政合同等方式的作用,实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的多元化。
(4)行政主体不同。管理行政模式的行政主体比较单一,仅限于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管理和服务主要由这两个主体实施。服务行政模式下,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甚至公民个人也可以成为行政主体,实现管理和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6.政府服务的特点有哪些?
所谓政府服务,是指行政机关在公民本位、权利本位理念的指导下,按照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规定的职权和程序,向广大公民提供优质、高效、公开、公正、便民的公共服务和管理服务的活动。其特点包括:政府服务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服务;政府服务是一种合法的服务;政府服务是一种公开、公正的服务;政府服务是一种公众参与的服务;政府服务是一种服务主体多元化的服务;政府服务是一种高效的服务。
7.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原则有哪些?
本《规定》在重申依法行政共同原则的同时,结合给付行政的特点,赋予这些公共原则新的含义,如合法原则表述为:政府服务应当“符合”法律规定,而不是“依照”法律规定。另外,还有公平、公正、公开、参与和高效便民原则。
特有原则应同时适用公共服务和管理服务。本《规定》确立如下三项:第一,普遍原则。即政府服务要惠及全民。第二,适度原则。指政府服务应当从实际出发,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第三,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原则。服务型政府不排斥政府的管理行为(公共服务中也存在管理),关注的是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
8.转变政府职能应注意哪几个分开?
《规定》第11条规定了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转变政府职能,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
“政企”分开是指政府与企业分开。在国有企业领域,政府履行出资人的角色,但不能直接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只能通过间接设立监管机构的方式监督企业的经营运行,还企业以经营自主权和发展活力。“政事”分开是指行政机关与事业单位分开。事业单位在职能、管理等方面与政府职能部门分离。“政资”是指政府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与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管理所有者的职责分开,由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授权行使国有资本出资人代表的职责。“政社”分开是指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等社会组织分开,加快社会组织在设立、管理以及职能方面与政府相分离,强化社会组织的自治功能。这四个“分开”有利于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市场和社会的自主功能。
9.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点是什么?
政府服务的重点任务是:加强公共服务,改进管理服务,健全政府服务平台,推进政府服务公开,强化政府服务保障,加强政府服务的监督监管。
10.公共服务有哪些基本特征?
公共服务是以政府等公共部门为主提供的,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供全体公民共同消费与平等享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公共服务一般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普惠性。每个公民都有享有公共服务的权利,公共服务应面向全社会。对公民实行普遍的公共服务,是各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奉行的一条基本原则。公共服务的普惠性特征也决定了公共服务的标准必须从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满足大多数人的实际需求。
(2)公平性。公共服务的提供一般都建立在社会正义和平等的价值基础上,其内在要求是让所有服务对象都公平便捷地享有公共服务。在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多元化的社会形势下,不同利益群体对某项政策的公平公正往往存在不同的理解。所谓公平公正,应从两个层次来理解。一是不同群体之间的公平公正。二是同一群体内的公平公正。
(3)动态性。公共服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具有阶段性特征,呈现出不断扩展和提高的趋势。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供给能力所决定,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范围和标准,呈现为一种动态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总的趋势是:范围不断扩大,标准不断提高。
11.如何建立健全公共服务机制,切实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
要按照省委省政府下发的《湖南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纲要》和《规定》,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着力推进就业促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等公共服务。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实现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制定为民办实事计划,并切实抓好组织实施。
12.如何理解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多元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行政机关的公共服务任务空前加重。由于行政机关的能力以及支配的资源始终是有限的,由行政机关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单一、效率较低的局限性,无法有效地提供充足、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因此,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市场化和社会化不失为一条改革探索路径。多元化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包括:行政机关直接提供、政府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外包和政府补贴。
13.管理和服务有什么关系?
乍看起来,管理与服务是对立的。管理对被管理者具有约束性,甚至强制性;而服务与之相反,是使被服务者受益。但是,将管理仅仅理解为约束他人的活动,是片面的行政管理理念,行政管理本来有两面,一面是管理,一面是服务,二者相辅相成。只有两面都到位,才能有和谐的社会秩序,在某种情况下服务到位更重要。管理需要服务帮衬,服务可以促进、保障管理;没有服务,管理难以到位或不能持久。管理和服务,就如同政府的两只手,一只是管理的强硬之手,一只是服务的温柔之手。以前,我们强调管理过多,强调服务不够,只注重强硬之手,忽略了温柔之手,一手硬,一手软。现在就是要在服务上做加法,在管理上做减法,让政府从管制行政向服务行政转变。
14.社会管理服务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15.如何改进管理服务?
要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严格执行省政府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各项决定,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一次告知制、首问责任制等制度,切实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要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完善市场监管服务,努力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市县两级政府及其发展和改革、财政、金融、经济和信息、价格等部门,要按照合法、合理的原则,采取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规划等方式,切实做好经济调节服务工作,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16.如何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服务,要形成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保障社会有序运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规定》第42条对此作了规定:(1)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尊重各方面人群的利益;(2)建立健全诉求表达机制,及时回应人民诉求;(3)建立健全矛盾调处机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4)建立权益保障机制,保障人的基本权利。
17.如何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
公共安全体系包括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安全生产监管、社会治安防控和应急管理。近年来,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和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有的极其恶劣,损失严重,影响很坏,说明我们的公共安全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引起各级政府的足够重视,切实提高防控能力。《规定》第43条对此作了规定:(1)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全程监管;(2)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3)加强社会治安防控;(4)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18.市场监管服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市场监管服务的任务,主要包括培育市场主体、维护市场秩序、建设社会诚信体系等。培育市场主体,是发展、活跃市场经济的基础与前提,也是市场监管服务的基础。维护市场秩序,是市场监管服务的重点。市场经济的特点是利益主体多元化,主体多元化必然导致激烈竞争,或不正当竞争,或垄断经营,或造成外部不经济问题,如环境污染。要搞好市场监管服务,关键在建立社会诚信。市场监管服务也要综合治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道德等多种手段,才能奏效。
19.如何培育市场主体?
培育市场主体,不单是个市场问题,而且是个重大的民生问题、政治问题。因此《规定》第44条将其作为各级及其有关部门提供市场监管服务的第一项。(1)培育市场主体,要尽量降低进入市场的门槛,即市场准入条件,让更多的人可以成为市场主体。(2)培育市场主体,要经常深入市场调查研究,掌握市场动态,及时了解市场主体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与措施,切实为市场主体排忧解难;要积极协调市场主体在竞争中遇到的矛盾,平衡利益关系,化解利益矛盾;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引导企业发展。(3)培育市场主体,要在培育大企业的同时,加大弱势群体成为市场主体的培育。(4)培育市场主体,要推进公平准入。(5)培育市场主体,还要扶持市场建设。
20.政府服务平台的功能是什么?
政府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将极大改变传统的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模式,同时,社会公众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方式等获取政府服务。政府服务平台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社会公众可以通过政府服务平台,获取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府服务;(2)政府可以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和改善政府形象,从而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拥护。
21.如何健全政府服务平台?
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市州、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本地区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集中办理有关管理服务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要把行政事业收费等管理事项纳入政务服务平台集中办理。建立健全服务规范、服务标准、服务项目和服务流程,确保政务服务平台高效运行。推进社区服务平台,要在城市和农村社区逐步建立统一的社区服务平台,并可以把行政机关、村(居)委员会、公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在社区开展的服务事项纳入社会服务平台统一办理,积极推进“一站式”服务。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按照一城一平台原则,逐步建立本地区统一的社会求助服务平台,负责集中处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求助事项。社会求助服务平台的求助号码统一为12345。市州、县市区政府要明确责任部门,抓紧推进工作。此外,还要整合报警服务平台和医疗急救指挥平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组织相关部门整合110、119、122公共服务资源,建立统一的报警服务平台,市县(区)卫生部门负责组建统一的120医疗急救指挥系统。
22.电子政务的功能是什么?
电子政务的功能具体体现在:(1)促进政府的组织模式、运行机制、管理和服务方式、行政理念的转变,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2)促进政府流程再造;(3)促进政务公开,推动建设公正、高效、透明、廉洁政府;(4)实现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公众参与、政民互动和电子监察功能。
23.政务服务平台有什么特点?
各级人民政府为了方便公众办事、简化工作程序,通过设立政府服务中心,作为本级政府综合服务的平台,各部门集中在服务中心,统一集中为公众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政府服务。政务服务平台具有方便快捷、综合性、公开性和监督的有效性等特点。
(1)方便快捷。服务对象无须到政府各部门,只需到政务服务中心就能获得政府服务的供给,省时省力。同时,各部门对适合授权办理的事项通过授权其在中心工作的人员办理,可以当场办理,较为快捷。
(2)综合性。政府服务中心是一个综合服务平台,负责集中办理有关管理服务和公共服务,并可以承担公共资源交易、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效能投诉等。
(3)公开性。各部门在政务服务中心对其办理事项的依据、条件、数量、期限、程序等进行了公布,各部门集中于服务中心,公开透明,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可以相互监督。
(4)监督的有效性。行政监察部门在政务服务中心派人员实施监督,可以克服人手不够难以监督分布于不同地点的各部门提供政务服务行为的弱点,实施有效监督。
24.设立社区服务中心,应当坚持哪些原则?
设立社区服务中心,应当坚持以下原则:(1)原则上按照“一社区一中心”的要求设立社区服务中心;(2)以社区服务居(村)民的需求为导向;(3)社区服务中心,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4)完善社区服务中心的组织结构。
25.设立社区服务平台有什么必要性?
设立社区服务平台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措施。社区服务中心作为最基层的服务平台,随着政府管理和服务重心的下移,日益成为夯实基层基础,加强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
(1)是强化社会自治功能的需要。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大量退休人员从单位回归社区,社区自治功能需要不断完善,为社区成员提供公益性服务。
(2)是促进社区和谐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区成员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对于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扩大就业,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是增强基层政府服务能力的需要。推进社区就业服务、社区保障服务、社区救助服务、社区计生服务、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服务、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社区安全服务等,没有专门的服务机构难以完成。
26.如何建设经济发展服务平台?
加强经济发展服务平台建设,是政府经济调节服务的重要内容。《规定》第48条对此作了规定。各级政府要依托重点园区、重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重点企业,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积极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心。突出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推进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发展。
27.如何推进政府服务公开?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政府服务只有在阳光下运行,行为才能更规范,服务才能更到位,人民群众才会更放心、更满意。面向社会服务的政府工作部门都要推进办事公开制度,依法公开办事依据、条件、要求、期限、流程和结果,充分告知办事项目有关信息。公共企事业单位重点公开岗位职责、服务承诺、收费项目和标准等。基层自治组织要通过召开村(居)民会议、举办广播站等方式实行村(居)务公开,社会组织可以利用政府网站、报刊等媒介,向社会公开服务信息及年度财务审计报告。
28.为了切实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应如何强化政府服务保障?
全省各级政府要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机制,为公共服务提供财政保障。公共服务支出应当重点向农村、基层、困难群众、贫困地区倾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按照《公务员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以及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加强公务员队伍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和廉政建设,不断提高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政府服务提供组织保障。
29.影响行政效能监督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行政效能监督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1)机构设置因素。行政职能定位应该遵循与行政机构相结合的原则。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行政机构设置仍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影响了行政效能的发挥。(2)人员素质因素。一般行政工作人员是大量行政业务工作的完成者,其政治思想、工作态度、效率观念、业务技能等方面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行政效能的高低。(3)管理方法因素。(4)经济因素。经济发展状况是提高行政效能的物质基础。行政管理体制是否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极大地影响着行政活动的效能。
30.如何强化政府服务的监督、监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要健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实行政府绩效管理。要把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其结果要作为行政机关改进工作、公务员任用管理、编制预算的重要依据。省、市、县(区)人民政府监察部门要积极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完善行政效能投诉制度,设立行政效能投诉电话,加强行政效能监督。政府及有关工作部门要强化对社会力量提供服务的监管,及时纠正其在公共服务中的违法或者不当行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政府职能转变,大力加强和改进政府服务工作,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2004年温家宝总理在省部级干部研讨班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对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了部署。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中强调:“扎扎实实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再次提出“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服务型政府建设。近年来,我省在加强公共服务、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许多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但是,我省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全国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一是政府服务不足。二是政府服务不均。三是政府服务不便。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加快富民强省步伐,切实克服和解决政府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有必要推进政府服务工作的法治化,以政府规章形式对服务型政府建设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定。
2.《规定》经历了什么样的出台过程?
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对《规定》起草工作高度重视。周强、徐守盛、于来山同志亲自研究部署起草工作,多次听取起草工作汇报,并就立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等重点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袁建尧同志直接领导和组织省直相关单位落实起草任务。《规定》的起草过程大体上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0年4月—6月)为研究起草阶段,第二阶段(2010年7月—9月)为征求意见阶段,第三阶段(2010年10月—12月)为修改完善阶段。
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和省政协领导同志对《规定》进行了审阅和指导。省政府常务会议于2010年12月31日、2011年4月7日两次进行了研究。《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经省人民政府第81次常务会议通过,2011年5月11日省人民政府第252号令公布,并于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
3.《规定》的结构如何?
《规定》分为总则、服务主体、服务内容、服务平台、服务公开、服务保障、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9章,共123条。从现有内容看,《规定》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精神,涵蕴了国内外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制度、基本措施、基本做法,反映了我省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遵循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般规律,立足了我省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现有工作基础和工作实际。
4.推出《规定》有什么重大意义?
《规定》是我国首部全面规范政府服务行为的省级政府规章,是我省全面规范政府服务行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必将极大推动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
(1)出台施行《规定》是加快“四化两型”建设的重要保障。出台施行《规定》,就是将政府服务纳入法治化轨道,从法律上明确提供服务的主体、内容、平台,确保稳定高效供给公共服务。这是制度性地改善政务服务环境的重大举措,必将为营造公开、公平、公正和可预期的发展环境,为“四化两型”建设凝心聚力,提供重要保障。
(2)出台施行《规定》是建设“四个政府”的重要内容。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是我省“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服务是政府的“天职”,以法治形式规范政府行为,才能真正实现政府服务的长效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最终达到建设“四个政府”的目标。
(3)出台施行《规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出台施行《规定》,就是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5.我国经历的两种行政模式有什么区别?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行政模式的演变发展大致经历了管理行政模式阶段(从1949年至2004年)和服务行政模式阶段(从2005年至今)。这两种行政模式区别很大,主要有以下几点:
(1)行政职能不同。管理行政模式下,行政职能是全能性的,政府控制了社会的所有资源,拥有无限的权力,对社会的所有领域和所有资源进行强制性调配和安排,政府既是“掌舵者”,又是“划桨者”。服务行政模式下,行政职能是有限的,一般认为有四大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2)行政理念不同。管理行政模式在“官本位”、“权力本位”思想的指导下,以管制为特征,将公民作为管理对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发出命令,公民服从其命令。“命令——服从”是管理行政的核心理念。服务行政模式下的行政理念则不同,“民本位”观念代替了“官本位”观念,“权利本位”观念取代了“权力本位”观念。
(3)行政方式不同。管理行政模式下,行政方式以简单的行政命令为主,政府通过其严格的行政体制,层层下达计划来实现生产、经营、消费任务,通过层层下达行政命令来实现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强制性管理。服务行政模式下,行政的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政府不再仅仅靠行政手段来实施管理和服务,而是综合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来实现对社会的有效管理,在具体方式中,充分发挥行政指导、行政调解、行政合同等方式的作用,实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的多元化。
(4)行政主体不同。管理行政模式的行政主体比较单一,仅限于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管理和服务主要由这两个主体实施。服务行政模式下,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甚至公民个人也可以成为行政主体,实现管理和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6.政府服务的特点有哪些?
所谓政府服务,是指行政机关在公民本位、权利本位理念的指导下,按照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规定的职权和程序,向广大公民提供优质、高效、公开、公正、便民的公共服务和管理服务的活动。其特点包括:政府服务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服务;政府服务是一种合法的服务;政府服务是一种公开、公正的服务;政府服务是一种公众参与的服务;政府服务是一种服务主体多元化的服务;政府服务是一种高效的服务。
7.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原则有哪些?
本《规定》在重申依法行政共同原则的同时,结合给付行政的特点,赋予这些公共原则新的含义,如合法原则表述为:政府服务应当“符合”法律规定,而不是“依照”法律规定。另外,还有公平、公正、公开、参与和高效便民原则。
特有原则应同时适用公共服务和管理服务。本《规定》确立如下三项:第一,普遍原则。即政府服务要惠及全民。第二,适度原则。指政府服务应当从实际出发,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第三,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原则。服务型政府不排斥政府的管理行为(公共服务中也存在管理),关注的是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
8.转变政府职能应注意哪几个分开?
《规定》第11条规定了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转变政府职能,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
“政企”分开是指政府与企业分开。在国有企业领域,政府履行出资人的角色,但不能直接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只能通过间接设立监管机构的方式监督企业的经营运行,还企业以经营自主权和发展活力。“政事”分开是指行政机关与事业单位分开。事业单位在职能、管理等方面与政府职能部门分离。“政资”是指政府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与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管理所有者的职责分开,由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授权行使国有资本出资人代表的职责。“政社”分开是指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等社会组织分开,加快社会组织在设立、管理以及职能方面与政府相分离,强化社会组织的自治功能。这四个“分开”有利于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市场和社会的自主功能。
9.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点是什么?
政府服务的重点任务是:加强公共服务,改进管理服务,健全政府服务平台,推进政府服务公开,强化政府服务保障,加强政府服务的监督监管。
10.公共服务有哪些基本特征?
公共服务是以政府等公共部门为主提供的,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供全体公民共同消费与平等享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公共服务一般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普惠性。每个公民都有享有公共服务的权利,公共服务应面向全社会。对公民实行普遍的公共服务,是各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奉行的一条基本原则。公共服务的普惠性特征也决定了公共服务的标准必须从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满足大多数人的实际需求。
(2)公平性。公共服务的提供一般都建立在社会正义和平等的价值基础上,其内在要求是让所有服务对象都公平便捷地享有公共服务。在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多元化的社会形势下,不同利益群体对某项政策的公平公正往往存在不同的理解。所谓公平公正,应从两个层次来理解。一是不同群体之间的公平公正。二是同一群体内的公平公正。
(3)动态性。公共服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具有阶段性特征,呈现出不断扩展和提高的趋势。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供给能力所决定,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范围和标准,呈现为一种动态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总的趋势是:范围不断扩大,标准不断提高。
11.如何建立健全公共服务机制,切实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
要按照省委省政府下发的《湖南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纲要》和《规定》,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着力推进就业促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等公共服务。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实现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制定为民办实事计划,并切实抓好组织实施。
12.如何理解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多元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行政机关的公共服务任务空前加重。由于行政机关的能力以及支配的资源始终是有限的,由行政机关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单一、效率较低的局限性,无法有效地提供充足、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因此,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市场化和社会化不失为一条改革探索路径。多元化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包括:行政机关直接提供、政府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外包和政府补贴。
13.管理和服务有什么关系?
乍看起来,管理与服务是对立的。管理对被管理者具有约束性,甚至强制性;而服务与之相反,是使被服务者受益。但是,将管理仅仅理解为约束他人的活动,是片面的行政管理理念,行政管理本来有两面,一面是管理,一面是服务,二者相辅相成。只有两面都到位,才能有和谐的社会秩序,在某种情况下服务到位更重要。管理需要服务帮衬,服务可以促进、保障管理;没有服务,管理难以到位或不能持久。管理和服务,就如同政府的两只手,一只是管理的强硬之手,一只是服务的温柔之手。以前,我们强调管理过多,强调服务不够,只注重强硬之手,忽略了温柔之手,一手硬,一手软。现在就是要在服务上做加法,在管理上做减法,让政府从管制行政向服务行政转变。
14.社会管理服务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15.如何改进管理服务?
要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严格执行省政府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各项决定,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一次告知制、首问责任制等制度,切实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要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完善市场监管服务,努力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市县两级政府及其发展和改革、财政、金融、经济和信息、价格等部门,要按照合法、合理的原则,采取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规划等方式,切实做好经济调节服务工作,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16.如何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服务,要形成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保障社会有序运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规定》第42条对此作了规定:(1)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尊重各方面人群的利益;(2)建立健全诉求表达机制,及时回应人民诉求;(3)建立健全矛盾调处机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4)建立权益保障机制,保障人的基本权利。
17.如何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
公共安全体系包括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安全生产监管、社会治安防控和应急管理。近年来,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和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有的极其恶劣,损失严重,影响很坏,说明我们的公共安全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引起各级政府的足够重视,切实提高防控能力。《规定》第43条对此作了规定:(1)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全程监管;(2)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3)加强社会治安防控;(4)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18.市场监管服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市场监管服务的任务,主要包括培育市场主体、维护市场秩序、建设社会诚信体系等。培育市场主体,是发展、活跃市场经济的基础与前提,也是市场监管服务的基础。维护市场秩序,是市场监管服务的重点。市场经济的特点是利益主体多元化,主体多元化必然导致激烈竞争,或不正当竞争,或垄断经营,或造成外部不经济问题,如环境污染。要搞好市场监管服务,关键在建立社会诚信。市场监管服务也要综合治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道德等多种手段,才能奏效。
19.如何培育市场主体?
培育市场主体,不单是个市场问题,而且是个重大的民生问题、政治问题。因此《规定》第44条将其作为各级及其有关部门提供市场监管服务的第一项。(1)培育市场主体,要尽量降低进入市场的门槛,即市场准入条件,让更多的人可以成为市场主体。(2)培育市场主体,要经常深入市场调查研究,掌握市场动态,及时了解市场主体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与措施,切实为市场主体排忧解难;要积极协调市场主体在竞争中遇到的矛盾,平衡利益关系,化解利益矛盾;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引导企业发展。(3)培育市场主体,要在培育大企业的同时,加大弱势群体成为市场主体的培育。(4)培育市场主体,要推进公平准入。(5)培育市场主体,还要扶持市场建设。
20.政府服务平台的功能是什么?
政府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将极大改变传统的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模式,同时,社会公众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方式等获取政府服务。政府服务平台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社会公众可以通过政府服务平台,获取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府服务;(2)政府可以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和改善政府形象,从而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拥护。
21.如何健全政府服务平台?
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市州、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本地区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集中办理有关管理服务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要把行政事业收费等管理事项纳入政务服务平台集中办理。建立健全服务规范、服务标准、服务项目和服务流程,确保政务服务平台高效运行。推进社区服务平台,要在城市和农村社区逐步建立统一的社区服务平台,并可以把行政机关、村(居)委员会、公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在社区开展的服务事项纳入社会服务平台统一办理,积极推进“一站式”服务。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按照一城一平台原则,逐步建立本地区统一的社会求助服务平台,负责集中处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求助事项。社会求助服务平台的求助号码统一为12345。市州、县市区政府要明确责任部门,抓紧推进工作。此外,还要整合报警服务平台和医疗急救指挥平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组织相关部门整合110、119、122公共服务资源,建立统一的报警服务平台,市县(区)卫生部门负责组建统一的120医疗急救指挥系统。
22.电子政务的功能是什么?
电子政务的功能具体体现在:(1)促进政府的组织模式、运行机制、管理和服务方式、行政理念的转变,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2)促进政府流程再造;(3)促进政务公开,推动建设公正、高效、透明、廉洁政府;(4)实现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公众参与、政民互动和电子监察功能。
23.政务服务平台有什么特点?
各级人民政府为了方便公众办事、简化工作程序,通过设立政府服务中心,作为本级政府综合服务的平台,各部门集中在服务中心,统一集中为公众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政府服务。政务服务平台具有方便快捷、综合性、公开性和监督的有效性等特点。
(1)方便快捷。服务对象无须到政府各部门,只需到政务服务中心就能获得政府服务的供给,省时省力。同时,各部门对适合授权办理的事项通过授权其在中心工作的人员办理,可以当场办理,较为快捷。
(2)综合性。政府服务中心是一个综合服务平台,负责集中办理有关管理服务和公共服务,并可以承担公共资源交易、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效能投诉等。
(3)公开性。各部门在政务服务中心对其办理事项的依据、条件、数量、期限、程序等进行了公布,各部门集中于服务中心,公开透明,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可以相互监督。
(4)监督的有效性。行政监察部门在政务服务中心派人员实施监督,可以克服人手不够难以监督分布于不同地点的各部门提供政务服务行为的弱点,实施有效监督。
24.设立社区服务中心,应当坚持哪些原则?
设立社区服务中心,应当坚持以下原则:(1)原则上按照“一社区一中心”的要求设立社区服务中心;(2)以社区服务居(村)民的需求为导向;(3)社区服务中心,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4)完善社区服务中心的组织结构。
25.设立社区服务平台有什么必要性?
设立社区服务平台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措施。社区服务中心作为最基层的服务平台,随着政府管理和服务重心的下移,日益成为夯实基层基础,加强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
(1)是强化社会自治功能的需要。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大量退休人员从单位回归社区,社区自治功能需要不断完善,为社区成员提供公益性服务。
(2)是促进社区和谐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区成员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对于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扩大就业,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是增强基层政府服务能力的需要。推进社区就业服务、社区保障服务、社区救助服务、社区计生服务、社区文化教育体育服务、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社区安全服务等,没有专门的服务机构难以完成。
26.如何建设经济发展服务平台?
加强经济发展服务平台建设,是政府经济调节服务的重要内容。《规定》第48条对此作了规定。各级政府要依托重点园区、重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重点企业,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积极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心。突出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推进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发展。
27.如何推进政府服务公开?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政府服务只有在阳光下运行,行为才能更规范,服务才能更到位,人民群众才会更放心、更满意。面向社会服务的政府工作部门都要推进办事公开制度,依法公开办事依据、条件、要求、期限、流程和结果,充分告知办事项目有关信息。公共企事业单位重点公开岗位职责、服务承诺、收费项目和标准等。基层自治组织要通过召开村(居)民会议、举办广播站等方式实行村(居)务公开,社会组织可以利用政府网站、报刊等媒介,向社会公开服务信息及年度财务审计报告。
28.为了切实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应如何强化政府服务保障?
全省各级政府要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机制,为公共服务提供财政保障。公共服务支出应当重点向农村、基层、困难群众、贫困地区倾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按照《公务员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以及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加强公务员队伍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和廉政建设,不断提高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政府服务提供组织保障。
29.影响行政效能监督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行政效能监督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1)机构设置因素。行政职能定位应该遵循与行政机构相结合的原则。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行政机构设置仍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影响了行政效能的发挥。(2)人员素质因素。一般行政工作人员是大量行政业务工作的完成者,其政治思想、工作态度、效率观念、业务技能等方面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行政效能的高低。(3)管理方法因素。(4)经济因素。经济发展状况是提高行政效能的物质基础。行政管理体制是否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极大地影响着行政活动的效能。
30.如何强化政府服务的监督、监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要健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实行政府绩效管理。要把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其结果要作为行政机关改进工作、公务员任用管理、编制预算的重要依据。省、市、县(区)人民政府监察部门要积极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完善行政效能投诉制度,设立行政效能投诉电话,加强行政效能监督。政府及有关工作部门要强化对社会力量提供服务的监管,及时纠正其在公共服务中的违法或者不当行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