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ENGLISH】【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本站公告] 张家界旅游资讯 | 省内旅游资讯 | 国内旅游资讯 | 国际旅游资讯 | 政策法规 | 地方工作

  你的位置:张家界旅游网 >>旅游资讯 >>张家界旅游资讯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张家界市石漠化综合治理初见成效

发布: 2014-5-19 12:35 |  编辑: 张家界 |   来源: 旅游门户 |  查看: 284次

桑植县利福塔镇的苦竹河至三岔湾一线,6年前凿石打眼栽下的厚朴、白玉兰、桤木、马尾松以及其他高产农作物、藤本植物、果树林,已是郁郁葱葱,林青木秀。成为我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化石漠为青山”的见证。 

历经6年攻坚,我市的石漠化面积减少、程度减轻,石漠化扩展趋势已得到遏制。这些成绩的取得,使桑植县成为前不久召开的全省石漠化综合治理现场会的东道主,全市也成为在会上作典型发言的少数单位之一。 

在岩溶地区,水土流失导致“地里长出石头”,进而造成石质荒漠化,即石漠化,被称为“生态癌症”。石漠化涉及我市两区两县。自2008年开始,慈利、桑植县被列入全国一百个石漠化治理试点县,2012年,永定区也被列入石漠化治理重点县。2008年至2013年,3个区县共治理小流域31个,治理岩溶石漠化地区605平方公里, 6年来,累积完成新增林草植被10413公顷,坡改梯154公顷,棚圈建设2.82万平方米,青贮窖8868立方米,排灌沟渠97.89千米,蓄水池225口等。 

治理工程实施以来,由市发改委、财政、林业、水利、畜牧、农业等部门参与,安排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1.05亿元,实施以植树造林、保水保土、种草改草为主的生态恢复措施。通过科学规划布局,按小流域“集中投入、连片治理”的原则,将治理与项目区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通过整合项目资金,探索有效治理模式,确保石漠化治理达到“治理一片、成功一片、受益一片”。慈利县夜叉泉小流域“马尾松+柏木”造林模式,造林树种以适应性强的地方树种为主,造林方式以大户承包造林为主。桑植县根据不同海拔选择树种,形成了“油茶+混交林+光皮树错层造林模式”。在土层深厚、坡度平缓、海拔600米以下的丘岗山地栽植油茶;在土层贫瘠的地段,采用马尾松容器苗+枫香针阔混交造林;在基岩裸露大,立地条件差,海拔1000米以下缓坡、陡坡地段发展油材兼用林。 

通过项目的实施,治理区域林草覆盖率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生态意识深入人心。6年来,全市累积完成新造林面积2714公顷、封山育林8508公顷,工程区可提高森林覆盖率近2个百分点;改良草地和人工种草4689公顷,增加植被覆盖率近5个百分点。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3.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据初步统计,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有力的促进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每年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00多万元。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加了3100元。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符晓 黎治国)

TAG: 张家界市
打印 | 收藏此页 |  推荐给好友 | 举报
上一篇 下一篇
 

评分:0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张家界三维地图
张家界-湖南张家界-张家界旅游-张家界景点-张家界酒店-张家界旅游线路-张家界旅游网-张家界旅游网-zhangjiajie
张家界市信息协会承办 张家界旅游网 shuire@gmail.com 邮编:427000
Copyright (C)2010-2024 www.cn-zhangjiajie.cn Build By ZJJY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张家界市高盛澧园给力大厦23B03 E-MAIL:shuire@gmail.com
本网站常年法律顾问: 0744-8362222 8298777 湘ICP备2024057124号-1

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1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