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空间较大 旅游消费已成新兴消费热点
发布: 2013-7-31 18:36 | 编辑: 张家界 | 来源: 旅游门户 | 查看: 2102次
今年上半年旅游市场利好和利空消息交替出台,未来我国旅游消费市场到底会有怎样表现?随着国民收入、观念等的变化,国人旅游消费趋势会是怎样?旅游业应该如何改革才能更好发展?对此,国家旅游局政策研究处副处长曾博伟向上证报记者一一作出阐释,并认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现在已更多地意识到旅游行业综合带动性比较大,也更多开始关注产业的长效发展,这本身就是旅游业发展最大的利好。
同时,旅游消费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兴的消费热点,发展空间较大,不但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增量,同时也对改善和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利好政策很难立竿见影
休闲纲要和旅游法更多是着眼于旅游业长远发展的内容,而不是简单地提出投资或其他刺激性政策迅速拉动旅游业快速增长
上证报:今年以来,中央八项规定、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和旅游法的相继出台,对我国旅游消费市场短期和长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曾博伟:中国旅游主要有入境游、出境游、国内游三大市场,整体来看,今年入境游市场略有下降,国内旅游比较平稳,发展最快的是出境旅游。
从旅游总收入看,我国的旅游总收入由入境游和国内游组成,由于国内游是旅游业的主体,入境游只占很小的比重。因此,虽然入境游有所下降,但对旅游总收入的影响不会太大。
从政策面来看,由于中国旅游业总的规模很大,中央八项规定虽然对个别企业或者地方会有冲击,但是不会对整体行业有太大影响。比如某些以公务接待为主要业务的企业,他们的影响会比较大,甚至可能出现亏损。而以接待散客为主的旅游企业受影响就会相对较小。比如丽江这样的旅游目的地,个人散客较多,受八项规定的影响就会比较小。
中央八项规定对旅游业的影响,在我看来,其实也不是坏事,能够一定程度上挤出过去虚高的旅游消费。
至于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和旅游法的出台,短期看,对旅游业的影响不会特别直接。休闲纲要和旅游法的条文更多是着眼于旅游业长远发展的内容,而不是简单地提出投资或其他刺激性政策迅速拉动旅游业快速增长。
例如休闲纲要中对带薪休假的落实等提了具体要求,保障了旅游时间,但带薪休假最终落实并不会一蹴而就。而旅游法中更多是对旅游市场环境、市场秩序治理方面的要求,这些领域的完善可以增强旅游消费信心,但实施起来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上述政策的出台,并不像之前“五一”、“十一”黄金周政策出台,会对旅游业有立竿见影的拉动效果。
家庭式旅游将增长较快
从人群来看,不同的人群消费特点是不一样的,方式也是很多样的。从中国人的特点来看,家庭式的旅游会增长比较快
上证报:在一个较长时期来看,国人旅游消费会有怎样的趋势?比如旅游消费占家庭支出的比重、消费方式等方面,会有哪些亮点与变化?
曾博伟:我们都说旅游业是朝阳产业,特别是随着居民生活基本保障逐步解决后,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旅游活动中。
根据统计,2012年,我国国内旅游消费占居民消费总量为9%左右。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到的目标是,到2015年国内旅游消费占居民消费总量10%。长远看,旅游消费的前景还是比较好的。
旅游消费是弹性消费,伴随着居民收入增加会增长得更快一些。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理论上恩格尔系数是会下降的,这意味着食物支出方面的消费会下降,其他消费则会相应增长,而这种增长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到旅游消费上。
从几大旅游市场看,入境旅游增长短期内难有大的改观,但是国内旅游还会继续发展,出境游还会快速增长,但增幅可能逐渐放缓。
短期看,出境游增长在一定时期依然会保持较快的增速。这主要有两个因素所决定,一个是居民收入增长很快,一个是出境游的意愿很强烈。虽然近些年出境游增长得很快,但一年超过8000万人次的总规模相对还是较少的,对很多人来讲,对出境游还是有强烈意愿的。
国内旅游方面,实际上,国内还有很多地方,不少人还没有去过。甚至对不少乡村、小城镇的人来说,能够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旅游也是一大梦想。随着这部分人收入增长,国内旅游市场的基础地位是很明显的。
从人群来看,不同的人群消费特点是不一样的,方式也是很多样的。我觉得,从中国人的特点来看,家庭式的旅游会增长比较快。此外,老年旅游也会有比较快的增长,一种是传统的旅游线路游玩,一种更广义的是养老式的旅游。
除了时间和收入因素外,观念对旅游业的影响也很大。整体而言,旅游的观念是在慢慢转变的。过去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出去旅游就是吃喝玩乐,“不务正业”,但现在更多人意识到,我们不仅要会工作还要会休息。
此外,我们还应该知道,一部分人的旅游恰恰是另一部分人的工作机会。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可能会减少,会有更多的人需要去旅游,而这部分人的旅游也是给旅游行业链条上其他人提供工作机会。
目前,80后、90后的消费观念明显对旅游是很有利的。
旅游政策更重长效发展
旅游毕竟是一个消费型、服务型的行业,其发展并不是简单靠国家出台一个规划、大幅增加投资就可以立即推动的
上证报:旅游促进政策是促进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旅游局在年度工作会时提出,要鼓励地方在入境政策、购物免(退)税政策、鼓励措施等方面先行先试和创新工作,请问一下旅游局会有怎样的政策支持?
曾博伟:短期看,不太可能会有像黄金周这种立竿见影的政策,但也不排除会有小的政策出台。不过,旅游毕竟是一个消费型、服务型的行业,其发展并不是简单靠国家出台一个规划、大幅增加投资就可以立即推动的。同样,也不太可能在旅游行业出台汽车家电下乡这样的短效刺激政策,以短时间释放需求,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具体而言,在免税政策方面,都像海南那样,争取免税政策的可能性不大。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很大程度上也有特殊性。海南作为一个岛屿和外面是隔离的,离岛免税操作起来也容易一些,这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有先例,而其他很多内陆地方能够参照海南政策的可能性不大。
至于离境退税政策,由于我国入境旅游所占比重本来就较低,即便出台离境退税政策,对入境旅游的刺激也不会太大,还不如在签证等方面放宽一些会对发展入境旅游更有利。
对旅游来讲,其实更多地政策都是着眼长远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旅游业的发展都很重视,过去可能是号召性的,现在更多地意识到这个行业综合带动性比较大,也更多开始关注产业的长效发展。而这本身就是旅游业发展最大的利好。
统筹协调机制改革是关键
旅游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涉及的环节众多,能否健康发展并不单单取决于旅游部门,还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共同推动
上证报:“改革”是新一届政府提出的最有吸引力的话题,其涉及的领域也很广泛。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在各地广受重视,但与此同时,同质化和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一直困扰行业发展。在您看来,旅游业应该如何改革,才会更好地发展?
曾博伟:从目前来看,我们当下更需要推进的是两方面的改革。一方面是促进旅游市场化的发展,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当然这个改革也受制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行业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固然是有必要的,但如何在管理过程中更好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更需要探讨的。
另一方面,是管理体制的改革。旅游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涉及的环节众多,能否健康发展并不单单取决于旅游部门,还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共同推动。我们希望能够建立与这种综合产业特征相吻合的管理机制,其中,最主要的机制就是统筹协调机制。
虽然旅游部门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主管部门,但旅游部门自身职能有限,不可能凭一己之力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旅游部门所了解的游客诉求、旅游业发展规律等信息,又缺少相应的机制反馈到各相关部门。这就需要一个更高层次的统筹协调和管理机制来整合各部门的力量,更好地为游客提供服务。
国务院2009年的41号文中也提到,要统筹协调旅游发展。另外在《旅游法》中也有明确的规定,国务院要建立旅游综合协调机制。要求县一级以上的地方政府建立综合协调的机构,或者把统筹协调职能赋予某个部门,或者成立相应的可以协调的机制。现在政府层面已经有共识,旅游行业牵扯的层面太宽,需要各个部门形成合力来推动行业发展,所以综合协调是我们改革中很关注的一个点。
目前很多地方已经在探索这种统筹协调的机制。比如北京,成立了北京市旅游委员会,其中有个制度设计是设立兼职委员,即把交通、园林、文化等和旅游相关部门的副主任或者副局长纳入使之成为其兼职委员。这样旅游委在协调和旅游相关的问题时,各部门协调起来会更容易。
需要说明的是,旅游综合改革的目的并不是要强化某一个部门的权力,而是希望各部门能够形成合力,完善相应的管理。这对于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旅游市场建设都是很重要的。(秦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