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的中央委员如何产生的?有何特点?
发布: 2012-11-22 22:34 | 编辑: 张家界 | 来源: 旅游门户 | 查看: 21820次
11月14日,中共十八大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实现了新老交替。在这个新领导集体中,205位中央委员尤为引人瞩目。他们的决策思维、政治思想和执政风格,将深远地影响中国未来的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分析发现,通过党内一系列规范程序选举产生的这个政治精英群体,具备了一些新的特质,这些新的特质,将使他们更好地承担重责,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下一个美好的5年,乃至10年。
A、中央领导集体-实现制度化更新
新一届的中央委员集体,呈现出流动率高、更加年轻化、更具包容性、更加高知化的特点。
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共有205名中央委员,其中留任委员91名,新当选委员114名,流动率高达56%。这体现出,在坚持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每五年一次制度化更新的基础上,同时兼顾了平和过渡、稳定交接的理念和安排。事实上,从1982年中共十二大以来,中共中央委员的流动率在过去的25年里非常之高,在此期间召开的五届全国党代会中,中央委员会新成员比重平均高达62%,流动率比一些西方的权力结构还要高。
据统计,在这205位中央委员中,“40后”31人,“50后”165人,“60后”9人,分别占比15.1%、80.5%和4.4%。换言之,在这个党的最高决策群体中,“40后”逐渐退出,“50后”占据主导,“60后”开始崭露头角。另外,在这个特殊群体中,有10位女性领导干部和10位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增强了这一群体结构的代表性和包容性。值得一提的是,中共政治史上首次有“60后”干部进入党的核心权力机构——中央政治局。这体现出,党在不断增加自己的开放性、时代性和包容性。
据初步统计,约95%以上的中央委员具有大学以上学历,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委员高达65%,更有14%的委员获得了博士学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具有留学经历的领导干部开始进入中央决策层。例如,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刘鹤,在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获得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这凸显出在新的国际形势和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不拘泥于传统,而是唯才是用、唯贤是举。这样的人才观既拓展了决策层的国际视野,同时也增强了党的执政能力。
B、人文社科背景成为群体特征
新一届中央委员群体的一个醒目特征,即具有更加明显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背景,这将深远地影响他们的执政认知和决策思维。
统计发现,在这205名中央委员中,除了21人(占比10.2%)是理工科背景外,其余具备大学以上学历的委员均是人文社会科学背景,或者是具备理科、文科复合背景。其中,最集中的专业学习背景是经济管理、法律、政治学等领域。可以说,这是一个具有全新背景的中央决策群体,预示着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将全面进入一个经济学家、法学家等具备人文社科知识背景的精英治理时代。
一般认为,理工科背景出身的优势在于执行的效率。人文社科背景出身的优势在于注重分析探讨决策的合理性与恰切性,可以尽量避免决策失误。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任剑涛认为,由更多具备人文社科背景的政治精英治国,符合现代国家治理的趋势。尤其是法政型精英人才的崛起,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另外,他们绝大部分在改革开放时期成长、接受教育,具有完整的教育背景,对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观念较包容,更具开放意识。
C、知青经历-练就务实风格
这个中央决策群体,还有一个鲜明的时代特征,即相当一部分人具有知青经历,这段经历在磨砺他们性格的同时,也锻造了他们的平民情怀和务实风格,同时使他们坚定了改革开放的信念。
据统计,205名中央委员中,有65人有过知青经历,占这个群体的31.7%。其中,25名中央政治局委员中,有7位是知青一代,占比28%;而最高层的政治局常委中,则有4人曾有知青经历,占比57.1%。分析认为,有知青经历的一代人全面进入决策层,无疑将会影响中国的政治生态和未来走向。
可以说,知青一代是不幸的一代,同时也是收获了宝贵财富的一代。在那个特殊时期,艰苦恶劣的农村环境锻造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和适应力。更重要的是,这段经历加深了他们对基层生活、底层疾苦的了解,更懂得中国农民的真实想法,更易亲近百姓,务实做事。
有长达近7年知青经历的习近平总书记11月15日的“述职演说”,就被外界认为强调与人民之间的对话,凸显“亲民平实”的清新风格。《澳门日报》评论说,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王岐山等新一代领导人的知青经历,造就了他们的平民情怀,这种政治素养将深刻影响他们的执政方式和政策导向。
迹象显示,有知青经历的一代领导人,在治国理政方面会更灵活,兼具务实与开明两种特质。这种特质,无疑将会影响未来中国。
D、执政实践-经验异常丰富
在这205名中央委员中,无论是来自中央部门,还是地方部门,抑或军队、人民团体,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几乎都有过基层锻炼经历,执政经验丰富,应对危机能力出众。
大部分委员都是扎扎实实一步一步从基层干起,对国情民情了解清晰,把握准确。翻阅新一届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的简历,每个常委都有在几个地方不同履历的工作经验,有的还处理过重大的危机。一定程度上,这显现出中国政治精英培养模式的优越性。中国是一个儒家传统的国家,推崇贤人政治。清华大学外籍教授贝淡宁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保证了选拔出来的中国政治精英,都有较出色的执政素质和治理能力。
相对于5年前,新一届中央委员有更加丰富的任职经历,经受住了诸多危机考验。例如,胡春华便有多省任职经历。1983年胡春华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就主动申请远赴西藏工作。在西部砥砺20余年后,他先后到河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任领导职务,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和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
另外,在这个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有交叉任职经历。他们经过多重锻炼后,视野和思维往往更加开阔,专业才能更加凸显。一个典型例子是孙政才,这位农学博士先是在北京基层工作,2006年调任农业部工作,2008年又到东北的农业大省吉林主政,近日调任重庆市“一把手”,专业才能得以发挥,治理经验逐渐提升。
E、肩负重任-必将大有可为
如今的中国,已经进入了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新一代领导集体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上任,深知全党寄予的厚望以及人民的期望。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形成了一个隐形契约。党的承诺就是党对人民的责任,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但平心而论,这个任务是非常艰巨的。这不仅要求中国未来几年保持较高增长速度,更要改革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一系列影响收入分配公正的制度机制如果不改革,收入倍增计划就很可能无法实现。因此,新一代领导集体将面临能否坚持科学发展观、锐意改革的严峻考验。
不过,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员多数经历过物质贫乏和社会动荡的“文革”时期,接受过改革开放的洗礼,切身体会到“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他们在面临转型挑战和人民的新期待时,只会在如何进一步坚持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方面寻找出路,而绝不会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21世纪,是中国大有可为的世纪。中国未来5年乃至10年的发展,将考验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智慧和治理能力。(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