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山镇:围鼓进校园 有了接班人
发布: 2013-1-23 16:26 | 编辑: 张家界 | 来源: 旅游门户 | 查看: 2265次
张家界市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武陵源也不例外,围鼓、唢呐、九子鞭,偶尔搬上舞台,让习惯了现代文化的人们耳目一新,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着困局。令人可喜的是,在武陵源区天子山镇,围鼓2012年度已经有了十五个小小接班人。
武陵源围鼓民间艺人苏李发成告诉记者,张家界围鼓,又称打镏子、打排鼓,是该市民间红白会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一般7人演奏,乐器有一鼓、一大锣、一公锣、两副钹、两唢呐。其词曲红白会通用,以鼓和唢呐上系红、白布为分别标记。世传的围鼓词有《八哥洗澡》、《风闹大》等。此外,围鼓还常常配合有木叶、土号、树皮号、二胡等民间常见乐器演奏,被称作艺人们的“卡拉OK”,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过去在该市农闲时节的农村,敲“围鼓”处总是里三层外三层挤满听众,而如今,当年颇有名气的“围鼓”却已经濒临失传。
“我教学生们学习土家围鼓技艺,是希望他们能将这门技艺继承发扬,让更多的人了解围鼓,学习围鼓。”李发成老人自幼跟随师父学习围鼓,至今已有50余年,是方圆百里有名的围鼓艺人,2012年10月初,李发成受天子山中心学校邀请,为学校学生传授围鼓技艺,该校精心挑选了15名四至六年级学生参加了围鼓班,计划通过一年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这门技艺。老人非常激动地说:“这样好啊!这样好啊!原来和我一起学习围鼓的艺人们现在大都年近七旬,年轻人又不愿意学,我正担心手艺会失传,学校让我教孩子们学习围鼓,围鼓技艺后继有人了!”
学生学习围鼓的积极性很高,在围鼓学习中磨炼了意志,得到了学习的乐趣,现在15名学生都能登台表演。在多种场合下进行表演,获得了各级领导的好评,湖南卫视1月9日以《校园中的围鼓老师》为题进行过报道,引起了张家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此,李发成表示,“学校邀请我去给学生教怎样打围鼓,是看得起我,既让我老有所为,也让这门手艺能传承下去,有钱没钱都没关系,我会认真地教下去。”
四年级学生刘媛告诉笔者,李老师很好,先教我们怎么读词,我们在下面就记,会记了就给老师说,等到大多数人都会记了,李老师就让我们打一次试试,慢慢的们就会打了,我现在会打九个围鼓词了。
学校负责人说,土家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教学生打围鼓只是“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第一步,下一步将聘请唢呐民间艺人进校园,做好土家文化的传承工作。(屈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