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多面旅游:在不同的季节邂逅美景
发布: 2012-12-22 00:34 | 编辑: 张家界 | 来源: 旅游门户 | 查看: 2252次
这种反差,往往为我们亮出了硬币的另一面,让我们在被习惯思维所牵引的迷宫中恍然大悟,意识到在“主流”之外尚有另一种可能。
神秘张家界
作为中国旅游业的老牌景区,张家界(微博)传递出的信号不仅丰富,而且鲜明。这使得我们在见到“符合期待”的张家界之余,也有机会发现印象之外的另一个它:一个作为家园而不仅仅是旅游景区的张家界,一项有着内在驱动力而不只是为了经济效益的传统工艺,一群真心热爱民族歌舞而不是为了应付旅游观光的土家人……这些形同张家界的第二张面孔,在我们脑海中投射下美丽的影子。
遇见另一个张家界
我们在秋天与张家界相遇。这一时节的张家界,有五彩斑斓的树叶,有变幻无穷的云海,较之春夏,虽然曝光率不那么高,但是一样美丽撩人。透过摄影师们的镜头,我们同样读懂了冬天在张家界留下的独特风情。
无论春夏秋冬,那些令游客感觉新鲜的场景,对于本地人来说,如同俯仰之间便可望见的天门山一般,早已融为生活的一部分,习以为常。少了一些激动,却多了一份悠然,寄托了更多情感。那种绵长的生活滋味,让我们仿佛是第一次意识到,张家界不仅仅是一个旅游目的地,也是一个家园。
镜头里的色彩之旅
法国摄影师、前马格南图片社欧洲分部主席马克·吕布,1957年起多次访华,他第一次游紫禁城时选择了大雪纷飞的冬天。像往常拍摄火车上的中国人、红小兵、手持玫瑰的女人、站岗的士兵等景象一样,马克·吕布在紫禁城里一些最平常不过的地方发现了美,并用相机记录下来,这组照片名为《大雪中的紫禁城》,50多年后,其中一张登上拍卖行,受到藏家追捧。马克·吕布说:“我一向更善于发现世界上美好的事物。”这也恰是反季节旅行的好处,可以更从容地发现一些不一样的或者是被忽略了的美好。
秋日天门山栈道
10月底到访张家界,景区不像夏天那般拥挤,在电梯、索道、环保车等处等候的队伍明显短了许多,行走在山间的栈道上,有独享清幽的美妙。
虽然已是深秋,张家界的温度却始终保持在一二十摄氏度。冬天虽然也会下雪,但仍以晴天居多,加上景区多呈盆地状,大风天气少,平均温度在-5℃至15℃之间,寒而不冻。
张家界的美也并未因季节的变换而打折扣,峰林依旧,青松不改,唯有山腰的灌木丛红黄相间,更加斑驳灿烂。站在袁家界,隔着峡谷间尚未消尽的晨雾远望,一些山峰顶上还有人家,是世代居住于此的土家族人。在张家界,土家族是人口比例最大的民族,其次是汉族、白族、苗族等。离这些房子不远,有一块块金黄的梯田,有些已经完成了收割。在高山之巅乍见到这么一片几乎与世隔绝的田园风光,不禁有种海市蜃楼的感觉。
最妙的是,秋冬时节雾天明显增多,峡谷里云海翻腾,几分钟就会变换一次“妆容”,为峰林增添了几分魅力。若是搭乘索道上山,“腾云驾雾”的感觉会更加鲜明,前不知去向,后不见来路,仿佛进入了一个时光穿梭机,忽然有一座山峰跃入眼帘,随即又消失在茫茫云海中……
春夏时节,每天约有两三万名游客进入袁家界、天子山等武陵源核心景区,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游客数量“井喷”,一度突破5万人。当时,许多人早上五点多便来到百龙天梯和索道处排队,队伍一度长达一公里多,不少人排了三四个小时,有经验的人随身带了电子游戏或是扑克,精明的小贩们则高高举起橘子、花生、栗子以及当地特产猕猴桃兜售。有些游客干脆自己慢慢爬上山,再在山上住一宿,反正景区门票的有效期是3天。
冰雪张家界
秋冬时节,张家界的游客数量仅为夏季的1/3到1/4,个别景区只有1/10,人满为患的情形不见了,此时的张家界更容易接近,也更加本色。冬日雪后,摄影爱好者们齐聚于此,各守据点,尽享风光秀丽、游客稀少的美好时刻。有一位摄影师长住在天子山上,拍摄了很多武陵源的冬日雪景:群山像是戴了一顶顶小白帽,近处的树枝上挂着晶莹的冰凌花,仔细观看,会发现松犹青、草犹绿,青松碧草与寒冰白雪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武陵源峰林的冬日风情。垂直节理发育的地貌特征,使得武陵源的山看上去酷似一个个身材挺拔的少年。白雪覆下时,这些少年仿佛英雄迟暮,英姿犹在,可头发和眉头都过早地发白了。一些山峰也因为白雪的点缀,面目更加清晰,与其他季节相比,仿佛换了一副面孔,让常来此采风的摄影师感到惊喜。“秋天时五彩缤纷,冬天时黑白分明,这是张家界颜色最亮丽的两个季节,配上线条分明、有棱有角的山林,举起相机的刹那间,仿佛听懂了它的独特语言。”一位本地的摄影发烧友如是说。
带着想象进山
淡黄色的山峰如巨柱般直指天空,数百米的海拔让人不禁有些晕眩;从上往下看,山顶却是平的,长满矮小的松树。在山峰密布的峡谷,能瞬时体会古人所说的“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是何等境况。若是起了云雾,整个峡谷便如大海般波涛起伏,山峰在其间若隐若现,好似蓬莱仙山……张家界最大的看点便是山,其中又以武陵源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最为典型。武陵源景区由天子山、袁家界、金鞭溪等几部分组成。据统计,其间有石峰3103座,其中相对海拔400米以上的便有一千余座,堪称“山的海洋”。这里的山会让人联想到华山的险、西北魔鬼城的奇、喀斯特地貌的秀,但细节的各具特色,又让它们拥有了自己的标签。
神奇而美丽的地方
游人可以从西边搭乘电梯进入袁家界,也可以从东边乘坐索道进入天子山,抑或沿着金鞭溪漫步,哪条路线都可以尽赏山的奇特、秀美,或仰视,或俯视。我更喜欢搭乘电梯、平视峰林的感觉,较之从谷地往上看,多了一份从容,也多了一份敬畏:山峰展开它嶙峋的胸膛,一道道近乎水平的分割线构成了山崖的主体纹路,让人不禁担心这座笔直的高山会不会忽然破裂开来或者向下滑动,尽管它们已经在此屹立了亿万年。
武陵源的山造型奇特,并且奇得没有规则、不合常理,往往拔地而起、垂直而立,有的上粗下尖,大悖物理学原理。其中最典型的当数跨度达20余米、高度达385米的天然石桥“天下第一桥”。桥的两头原为山的一体,只是山体中部的石质比较薄弱,经过一系列的风化、崩塌之后,露出一个大桥洞。它们是几百万年前张家界地质运动的见证。站在张家界市区环顾四周,会发现山脊如春蚕啃食过的桑叶,呈现出各种毫无规律的形状,这也为张家界各处山峰的命名提供了无数种可能。
天子山附近有一个由三四座山峰组成的景观“天女散花”,较高的山为少女的头部,她正低头看着手中的篮子,前方的绿色丛林是她撒出的花朵。但也有人说这更像是一个背着背篓的少女在回头张望。还有一处名为“孔雀开屏”的景观,有的人说孔雀正在朝前看,有的说是回头看。反正这样的争论,根本不会也不必有标准答案。艺术之美,原在似与不似之间,何况武陵源的山是大自然的艺术杰作。这是一场想象力之旅,你可以像海子一般,尝试给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似乎是为了与武陵源的山融为一体,建在山上的贺龙雕像都是追求神似,铜塑的身躯像山峰一样粗犷、斑驳,唯有头部经过精雕细琢,嘴角微微露出笑容,经典的持烟斗动作标明了他的身份。贺龙是张家界桑植县人,在“两把菜刀闹革命”时一度转战景区内的天子山,打游击战。立有此雕像的贺龙公园便是为纪念这段经历而建。铜像背负青山,面对三面皆为绝壁的半圆形洼地——神堂湾,向下俯视,深不见底,只听得山风阵阵,据说风声激烈时像是人喊马嘶,似有千军万马正在鏖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