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喜迎“莓茶盛会” 10万农民年增收达4亿元
发布: 2018-9-14 10:27 | 编辑: 张家界 | 来源: 旅游信息 | 查看: 2145次
9月10日,由湖南农业大学和中共张家界市永定区委员会、张家界市永定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8张家界莓茶产业发展论坛成功举办,共同探秘张家界“莓”茶,助推乡村大振兴。
国家农业农村部经管司原巡视员、博士黄延信,国家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产业室主任、研究员刘年艳,湖南农业大学校长符少辉,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曾福生,市委副书记刘绍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向锦云,副市长尚生龙,市政协副主席邓师煌,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仲华,永定区委副书记、区长朱法栋,永定区委副书记程漫等出席论坛。
刘绍建指出,本次论坛以“解密张家界莓茶,助推乡村振兴”为主题,旨在搭建茶旅融合交流平台,进一步提质升级莓茶产业,全力唱响做大莓茶品牌,不断把张家界莓茶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产品公用品牌,助力精准扶贫,助推乡村振兴。希望借此机会,以茶为媒、以茶兴业、以茶惠民,交流合作、互利共赢,共同推进张家界莓茶品牌伴随张家界走出湖南、走向世界。
近年来,永定区将莓茶作为“一县一特”的主导特色产业进行培育发展,全区莓茶种植面积达5万亩,其中人工种植面积3万亩,野生面积2万亩,主要集中在茅岩河镇、罗塔坪乡、三家馆乡、桥头乡、罗水乡等5个茅岩河流域的乡镇。该区从事莓茶种植、加工、销售的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已发展到40余家,省市级龙头企业11家。2010年永定区“茅岩莓茶”被国家农业部认证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015年“茅岩莓”商标已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其产品已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2017年,永定区莓茶产业实现产值4.75亿元。几年来,永定区莓茶产业已成功带动山区4000多户农户脱贫,实现近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为参与莓茶产业发展的农户人均增收2000至4000元,成为贫困山区快速脱贫、稳定致富的重要渠道,为永定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强劲有力的发展支撑和动力源泉。
此次论坛的举办,旨在进一步加强与省农委、省扶贫办、湖南农业大学、省茶叶协会等上级部门、高等院校和专业机构以及周边地区茶叶企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衔接与合作交流,不断丰富张家界莓茶内涵、延伸产业链条和提升产品品质,实现产业壮大与群众增收良性互动,把张家界莓茶真正打造成湖南省茶叶的“拳头”品牌,打造成群众脱贫致富的“白金”产业,打造成高端农产品的“靓丽”名片。
论坛现场,永定区人民政府与湖南农业大学签订莓茶产业发展(2018——2023年)战略合作协议,张家界莓茶生产企业与销售企业签订购销协议。张家界莓茶协会、广东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园艺与林学院、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茶叶商学院、神农金康(北京)有限公司、湖南省茶叶学会、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等单位业内专家,就莓茶历史文化渊源、莓茶生产加工技术应用、莓茶健康知识等发表主旨演讲,并结合永定区实际,从莓茶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莓茶标准化体系建设、茶旅融合发展、迈进乡村振兴新时代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随后,与会专家一行还来到永定区罗塔坪乡长寿村有机莓茶基地、茅岩河沿线莓茶示范基地进行了实地参观考察。(周志强 覃龙 向宇轩)
相关链接:
经国家16家医学权威机构检测鉴定,张家界莓茶含有一种天然植物霜,其有效成分主要是黄酮,含黄酮粗蛋白12.8~13.8,总黄酮平均含量为26.1%,是目前所有被发现的植物中黄酮含量最高的植物,故被称为“黄酮之王”。黄酮主要成分二氢杨霉素具有杀菌抗炎、清热解毒、镇痛消肿、降脂降压、润喉止咳、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能,能排出人体的有害酸酞和酮体,消除血液里的血垢,调节血脂、血压、软化血管、调节肾功能,加强肾小管的重吸收。特别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炎、支气管炎、消炎杀菌、降血脂、软化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肿瘤、调节肠胃,尤其对神经系统疾病效果明显。同时,莓茶还富含17种氨基酸和和钾、钙、铁、锌、硒等14种微量元素,可应用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