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武陵源打好“民族文化”牌 特色建筑成新景
发布: 2014-12-11 12:27 | 编辑: 张家界 | 来源: 旅游门户 | 查看: 2103次
“小青瓦,坡屋面,浅灰墙,转角楼,外挑檐”是土家吊脚楼最为显著的特点,这种蕴涵土家族民族元素的特色建筑在武陵源街道、城郊和乡镇比比皆是,成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一道亮丽风景线。“武陵源的自然风光世界罕见,独特的民族建筑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12月10日,来自重庆的蒋先生一行自武陵源区标志门门票站进入核心景区,对这里独特的民族建筑给予高度评价。
武陵源区总面积397.58平方公里,总人口5万余人,其中以土家族、苗族、白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96%,特别是土家族人口居多,约4.7万人,占整个比例的90%左右,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不仅以世界罕见的张家界地貌吸引天下游客,其独特的民族建筑更备受中外游客青睐,奇山异水之间至今仍保留着部分吊脚楼、马头墙等民族建筑。
近年来在建设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过程中,武陵源区按照“山上保护世界自然遗产、山下建设未来文化遗产”的“双遗产”发展战略,狠抓旅游转型提质升级,大力挖掘、整合民族文化,对原有地域特色建筑进行了有效保护,对新建的旅游接待设施风格主打民族牌,涌现出了溪布街、魅力湘西广场、标志门、黄龙洞广场等一大批彰显当地民族建筑特色的旅游产品。各乡镇在小城镇改造提质建设中也注重融合民族特色,中湖乡、天子山镇着力打造旅游风情小镇,目前,规划文本已经编制完成,效果初显;索溪峪土家族乡的双峰生态示范村和协合乡公路沿线的农家乐餐馆带给游人进入武陵源核心景区视觉上的冲击,精神上的享受,提升了武陵源旅游区的吸引力和美誉度。当地老百姓也因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屈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