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和核泄漏对旅游业影响有多大
发布: 2011-3-29 08:57 | 编辑: 张家界旅游 | 来源: 旅游门户 | 查看: 2414次
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核泄漏复合型灾害对日本造成的经济损失或达15万亿日元,考虑到核泄漏的波及影响,经济损失总额最高将达25万亿日元。目前来看,核泄漏仍然是本次灾害的最大变数。虽经抢救性注水降温,核电站各机组温度得以有效降低,但近日该核电站1号-4号机组相继冒出白烟和出现不同程度的非正常升温,同时日本部分蔬菜和饮用水检测出放射性物质超标,更有25个国家驻日大使馆临时闭馆。可以说,由于核泄漏走向的不明朗,此次灾害后续影响的大小和可能持续时间目前尚难做出判断。
自然灾害对旅游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此次地震和核泄漏造成的影响目前还难以估测。2004年印尼海啸致使其入境旅游连续两年下滑,依次降幅为6.0%和2.6%。1995年,日本发生阪神大地震,对日本局部地区旅游资源造成严重破坏,但随着重建工作的持续推进,日本旅游很快进入复苏通道,全年入境旅游同比增长9.21%,出境旅游增长9.36%。当年,中国赴日游客仍旧保持9.26%的增幅,而日本赴中国游客数量更是实现了14.4%的增长。由于“3·11”地震发生于日本东海岸130公里深海域,地震造成的有形损伤主要来自震后海啸,且日本旅游资源多集中于东京、大阪、名古屋、北海道等中南或西北部地区,地震及海啸造成的直接损害不大,但地震造成5级核泄漏事故,对日本旅游业的影响势必较1995年阪神大地震更为严重。
从目前看来,日本地震及核泄露不会对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往来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但对我国出入境旅游市场规模和市场结构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数据显示,中国居民赴日游客人数仅占出境游客总数的3.42%,日本游客也仅占我国入境游客总数的2.79%,即使复合型灾害使得中日游客往来较去年增幅均减少10个百分点,也只能使我国年初设定的出境游目标增幅(13%)下降至12.92%,使入境游目标增幅(3%)下降至2.72%。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灾害除了对我国出入境旅游市场总体规模有略微的影响以外,对出入境市场的结构也会有所影响。入境游方面,从外国人市场看,2010年我国入境旅游外国人市场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韩国(407.64万人次)、日本(373.12万人次)、俄罗斯(237.03万人次)。日本是我第二大入境市场,日本游客约占我入境外国人的23%,其数量远高于排名第三的俄罗斯,即使出现10%左右的下滑,如果其他市场没有局部的爆发式增长,日本市场的排位应该不会改变。特别是短期内的避险意愿还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刺激日本民众到我国的旅游需求。另一方面,欧美等远程游客出于对核辐射的担忧,可能会减少赴日本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地区旅游,而港澳台、东南亚等地的游客则因形势相似,出游计划不会过多受此影响。因此,近程市场受影响有限,远程市场有一定不确定性。出境游方面,部分中国游客会由于核泄漏避开赴日本及其近周国家旅游,而选择欧美等相对远程的目的地。当然,以上相对乐观的预期都需以核泄漏不进一步恶化为基本前提。
此次灾害影响全球旅游可能会经由两种途径,一是核恐慌蔓延,二是经济波及,但总体来看影响有限。虽然日本已有部分蔬菜和饮用水检测出放射性物质超标,但有关专家表示,如不进一步恶化,本次事故产生的“放射性烟羽”最终会遍布整个北半球,其中所含的辐射量极低,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且事实证明,经持续观察,同样为5级事故的美国三里岛核泄漏后,并没有致使周边地区居民癌症发病率提高。如此说来,只要福岛核电站泄漏受控,不会发生核恐慌全球性蔓延,对人们的出游意愿影响有限。从经济方面看,地震爆发后,亚太股市尾盘急挫,欧洲主要股市也出现下跌。但受日本央行连日巨额注资金融市场影响,以及国际资本市场对核泄漏预期趋于乐观,3月16号全球股市便开始出现趋稳反弹势头,不会发生类似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连锁反应,从而不会形成对全球需求面的明显打击。另外,此次受灾严重的日本东北三县,既不是工业重地,更不是能源产地,这就决定了此次灾害不会影响全球大宗物资,特别是能源产品的供应,因而也不会形成对全球供给面的全面打击。如果核泄漏就此画上句号,日本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加紧恢复重建,加之世界旅游正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恢复发展期,那么此次复合型灾害对全球旅游的影响有限。
据统计,1986年发生切尔诺贝利核爆炸事故(7级事故),同年国际旅游人数同比增长3.2%,增幅较上年回落1.1个百分点;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同年国际旅游人数增长4%,增幅较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2004年12月印尼海啸,次年国际旅游人数同比增长5.5%,增幅较上年回落4.6个百分点。虽然自然灾害与全球旅游增速放缓不一定存在完全的因果关系,但关联影响不可否认。
然而,需要警惕的是,如果核泄漏生变失控,非理性的核恐慌情绪将出现更加严重的聚积和蔓延,日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进出口将严重萎缩,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将陷入整体低迷,世界经济复苏势必受到严重拖累,全球旅游复苏在基础尚不稳固的前提下大幅度减速也就不可避免,中国旅游业受到的波及冲击将比金融危机的打击更为严重。
自然灾害对旅游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此次地震和核泄漏造成的影响目前还难以估测。2004年印尼海啸致使其入境旅游连续两年下滑,依次降幅为6.0%和2.6%。1995年,日本发生阪神大地震,对日本局部地区旅游资源造成严重破坏,但随着重建工作的持续推进,日本旅游很快进入复苏通道,全年入境旅游同比增长9.21%,出境旅游增长9.36%。当年,中国赴日游客仍旧保持9.26%的增幅,而日本赴中国游客数量更是实现了14.4%的增长。由于“3·11”地震发生于日本东海岸130公里深海域,地震造成的有形损伤主要来自震后海啸,且日本旅游资源多集中于东京、大阪、名古屋、北海道等中南或西北部地区,地震及海啸造成的直接损害不大,但地震造成5级核泄漏事故,对日本旅游业的影响势必较1995年阪神大地震更为严重。
从目前看来,日本地震及核泄露不会对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往来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但对我国出入境旅游市场规模和市场结构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数据显示,中国居民赴日游客人数仅占出境游客总数的3.42%,日本游客也仅占我国入境游客总数的2.79%,即使复合型灾害使得中日游客往来较去年增幅均减少10个百分点,也只能使我国年初设定的出境游目标增幅(13%)下降至12.92%,使入境游目标增幅(3%)下降至2.72%。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灾害除了对我国出入境旅游市场总体规模有略微的影响以外,对出入境市场的结构也会有所影响。入境游方面,从外国人市场看,2010年我国入境旅游外国人市场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韩国(407.64万人次)、日本(373.12万人次)、俄罗斯(237.03万人次)。日本是我第二大入境市场,日本游客约占我入境外国人的23%,其数量远高于排名第三的俄罗斯,即使出现10%左右的下滑,如果其他市场没有局部的爆发式增长,日本市场的排位应该不会改变。特别是短期内的避险意愿还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刺激日本民众到我国的旅游需求。另一方面,欧美等远程游客出于对核辐射的担忧,可能会减少赴日本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地区旅游,而港澳台、东南亚等地的游客则因形势相似,出游计划不会过多受此影响。因此,近程市场受影响有限,远程市场有一定不确定性。出境游方面,部分中国游客会由于核泄漏避开赴日本及其近周国家旅游,而选择欧美等相对远程的目的地。当然,以上相对乐观的预期都需以核泄漏不进一步恶化为基本前提。
此次灾害影响全球旅游可能会经由两种途径,一是核恐慌蔓延,二是经济波及,但总体来看影响有限。虽然日本已有部分蔬菜和饮用水检测出放射性物质超标,但有关专家表示,如不进一步恶化,本次事故产生的“放射性烟羽”最终会遍布整个北半球,其中所含的辐射量极低,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且事实证明,经持续观察,同样为5级事故的美国三里岛核泄漏后,并没有致使周边地区居民癌症发病率提高。如此说来,只要福岛核电站泄漏受控,不会发生核恐慌全球性蔓延,对人们的出游意愿影响有限。从经济方面看,地震爆发后,亚太股市尾盘急挫,欧洲主要股市也出现下跌。但受日本央行连日巨额注资金融市场影响,以及国际资本市场对核泄漏预期趋于乐观,3月16号全球股市便开始出现趋稳反弹势头,不会发生类似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连锁反应,从而不会形成对全球需求面的明显打击。另外,此次受灾严重的日本东北三县,既不是工业重地,更不是能源产地,这就决定了此次灾害不会影响全球大宗物资,特别是能源产品的供应,因而也不会形成对全球供给面的全面打击。如果核泄漏就此画上句号,日本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加紧恢复重建,加之世界旅游正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恢复发展期,那么此次复合型灾害对全球旅游的影响有限。
据统计,1986年发生切尔诺贝利核爆炸事故(7级事故),同年国际旅游人数同比增长3.2%,增幅较上年回落1.1个百分点;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同年国际旅游人数增长4%,增幅较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2004年12月印尼海啸,次年国际旅游人数同比增长5.5%,增幅较上年回落4.6个百分点。虽然自然灾害与全球旅游增速放缓不一定存在完全的因果关系,但关联影响不可否认。
然而,需要警惕的是,如果核泄漏生变失控,非理性的核恐慌情绪将出现更加严重的聚积和蔓延,日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进出口将严重萎缩,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将陷入整体低迷,世界经济复苏势必受到严重拖累,全球旅游复苏在基础尚不稳固的前提下大幅度减速也就不可避免,中国旅游业受到的波及冲击将比金融危机的打击更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