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交流:以心相待 旅游外交
发布: 2015-5-26 09:29 | 编辑: 张家界 | 来源: 旅游信息 | 查看: 2120次
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现场,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将装裱好的一幅书法作品增送二阶俊博先生。作品是李金早所写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二阶俊博所写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合璧之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寓意,体现了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心愿。
在历史的进程中,总会发生一些带有转折意义的事件。5月23日晚,北京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华灯璀璨,宾朋云集,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氛。18时30分,伴随着欢快的迎宾曲,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步入宴会厅,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这一天,跟随田中角荣、太平正芳等日本老一代政治家的脚步,中国的老朋友、好朋友日本自民党总务会长、众议院议员、日本全国旅行业协会会长二阶俊博组织三千人旅游交流团从日本来到北京,来到人民大会堂参加中日友好交流大会活动,这是近年来中日民间交往规模最大的一次。
这一天,是中国旅游外交在今年的又一次亮相。从年初韩国“中国旅游年”在首尔拉开帷幕,到初春2月在北京举办中国“印度旅游年”开幕式,出席活动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多次强调,国与国之间互办旅游年将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加强民间纽带。旅游交流合作可以成为密切两国全方位、多领域务实合作的重要力量,成为发展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
这一天,是中国国家旅游局落实中国旅游业发展“515战略”的重要一天。“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现在每年我国近2.5亿人次的入出境市场规模,已成为我们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加强与世界联系的重要平台。旅游行业要在国家开放新格局中,主动作为、主动发声,服务国家整体外交、服务旅游产业发展、服务游客消费需求,努力开创旅游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作“515战略”报告时的期望,在这一天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国交民亲”的深厚积淀
大会堂宴会厅是中国举行盛大国宴和招待会的地方,饰有绚丽的水晶玻璃灯与彩色藻井顶棚中心,民族风格浓郁,活动开始前,吸引了不少日本团员拍照留念。
18时30分,习近平主席、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国务委员杨洁篪、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与日本自民党总务会长二阶俊博在主席台就座。接着李金早主持大会,请习近平主席致辞。
“2000多年前,中国的大思想家孔子就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3000多位日本各界人士自远方来,齐聚北京人民大会堂,同中方一道举办中日友好交流大会。这是近年来两国民间交往的一件盛事,也让我们感到十分高兴。”习近平对远道而来的日本游客表示欢迎。
“中日一衣带水,2000多年来,和平友好是两国人民心中的主旋律,两国人民互学互鉴,促进了各自发展,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追溯中日两国漫长的交往史,习主席信手拈来。 “隋唐时期,西安是中日友好往来的重要门户,当年很多来自日本的使节、留学生、僧人在那里学习和生活。他们中的代表人物阿倍仲麻吕,同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王维结下深厚友谊,留下了一段动人佳话。2009年,我访问日本时,到访了北九州等地,直接体会到了两国人民割舍不断的文化渊源和历史联系。”
回望是层峦叠嶂,前瞻是万水千山。习近平说,“近代以后,由于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中日两国经历了一段惨痛历史,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邻居可以选择,邻国不能选择。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侵略罪行不容掩盖,历史真相不容歪曲。牢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展望未来,习主席寄语说,上世纪70年代,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邓小平先生和田中角荣先生、大平正芳先生等两国老一代领导人,以高度的政治智慧,作出重要政治决断,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并缔结了和平友好条约,开启了两国关系新纪元。廖承志先生和高碕达之助先生、冈崎嘉平太先生等一批有识之士积极奔走,做了大量工作。“历史证明,中日友好事业对两国和两国人民有利,对亚洲和世界有利,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精心维护,继续付出不懈努力。”
精心维护两国友好关系的不只有政治家,几十年来,旅游交流也担负着维护“国交民亲”的历史重任。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间旅游交流发展迅速,互访游客数量不断增长。2000年9月,北京、上海、广东居民团体赴日旅游开始实施,标志着中日双向旅游交流的大幕正式拉开。2005年7月,中国与日本就以“爱知世博会”为契机,全面开放中国公民团体赴日旅游业务。2006年中日双向人员往来突破500万人次。
为推进两国交流,双方签证日益便利化。2003年9月15日开始,中国对持普通护照访华的日本游客给予15天以内免签入境待遇。海南岛对包括日本在内的26个国家公民实行15日以内落地免签政策。2015年正在争取“全球个人免签政策”。日本对中国修学旅游团队实施30天的免签证政策。对行程中有冲绳和东北三县(福岛、宫城、宫城)的游客签发多次往返签证。
十几年来,两国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旅游交流活动。2000年,时任日本运输大臣的二阶俊博与日中友协会长平山郁夫一起,组织5000多名日本各界代表来京参加中日文化观光交流大会。2002年,为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在时任保守党干事长二阶俊博的倡议下,中国国家旅游局和日本国土交通省成功组织了万名日本游客访华及5000名中国游客访日。2005年7月,时任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率230余人代表团访问日本并举行了“中日旅游交流促进大会”。2006年7月,在邵琪伟和时任国土交通大臣北侧一雄的倡议下,第一届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在北海道举行,自此形成了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每年轮流举办的交流机制。
2007年,为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当年8月至12月,由中国国家旅游局和日本国土交通省共同组织,中日两国通航城市间开展了大规模互访交流活动。这一年日本旅华人数创历史新高,达398万人次,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2015年3月,二阶俊博再次出席了在海南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受到了习近平主席的会见。同年4月,李金早率团访问日本,出席在东京举办的第七届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会上,李金早与日本国土交通省大臣太田昭宏、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长官金钟德围绕开启中日韩旅游交流新时代、推进游历东方活动、提高中日韩旅游交流品质等议题进行充分讨论,共同签署并发布《第七届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联合声明》。李金早在东京与太田昭宏举行了工作会谈,双方就加强中日旅游合作,为双方游客提供更便捷、更舒适、更安全的旅游服务保障等深入交换了意见。
一次民间交流之旅
此次日本3000人旅游交流团由日本观光厅、日本旅行业协会、日本旅游振兴协会和日本国际振兴机构等团体倡议组织,交流团成员既有日本参众两院议员、现任中央及地方政府官员,也有日本友好团体、专业协会代表,还有普通游客,涉及经济、文化、旅游、航空、新闻等多个部门。整个交流团共分成近80个团组,总人数超过3000人。
“这是一个非常高层次的大型民间访问交流团,有利于推动中日关系朝着逐步改善方向发展。”外交学院国际关系所教授周永生说,这个代表团由日本自民党总务会长二阶俊博率领,成员不少都是都道府县的知事、大企业家等,代表了愿同中国加强交往的民间力量。
交流团自5月20日抵达中国,26日返回日本。短短6天的行程,日本代表团深切感受到中国朝野对肩负民间交流的代表团重视。访华期间,交流团分批抵达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广东、贵州等地参观游览。国家旅游局安排周到,在让交流团成员饱览湖光山色、人文胜景之余,还与日方组织了中日旅游投资洽谈、中日旅游研讨会等活动。5月23日,全体成员更是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中日友好交流大会”,现场观看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彩文艺演出,观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并共同发出促进友好、构筑和平的积极信息。
记者获悉,在当前中日关系遭遇全方位挑战的大背景下,此次日本3000人旅游交流团顺利成行,得益于一位长期对华友好人士——二阶俊博的鼎力相助。
二阶俊博是日本执政党自民党领导人,资深政治家,历任运输大臣、经济产业大臣等职务,在日本政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素以重视对华关系闻名,曾为推动两国民间交流、改善两国关系做了大量实事。2000年、2002年,他曾分别策划组织5000人、1.3万人成功访华。这次组织3000名日本自费旅游友好交流团访华,即是他主动提出。
今年4月11日,出席第七届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的李金早在东京专门会见了二阶俊博。李金早在会谈时说,二阶俊博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一直致力于推动中日旅游交流和民间友好往来,多次组织大型日本代表团访华。对二阶俊博将率3000人旅游代表团访华,对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和旅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国家旅游局正在协调相关省份做好接待等各项筹备工作。二阶俊博说,前段时间中日旅游交流受双方关系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出现一定波动,日方访华游客有所减少。两国旅游业界都希望推动中日旅游交流向更好方向发展,也鼓励越来越多的日本游客访问中国,他本人愿意为此竭尽全力。
在华期间,二阶俊博分别出席广东省领导午餐会,分赴中山大学、清华大学演讲,出席对日旅游投资洽谈会、日本在北京举办的旅游交流推介会、“中日旅游交流之夜”、大连槐花节开幕式等活动,并在大连出席日高高中与大连第十六中学缔结友好学校签字仪式,同东北财经大学师生交流座谈,考察大连市近郊农业旅游项目等。
23日当晚活动现场,李金早将装裱好的一幅书法作品增送给二阶俊博。作品是李金早所写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二阶俊博所写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合璧之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礼物,一时间让二阶俊博格外感动。
“此次二阶先生率3000人大型旅游代表团访华,对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和旅游合作具有很大意义。相信活动将有效增进两国人民间的互相理解,推动更多的日本游客访华,引导中日旅游交流向更好方向发展。”李金早如是说。
一次旅游合作之旅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地缘相近,文缘相合,旅游资源互相吸引且客源互为主体。目前,中国是日本第三大客源国,日本已成为中国第二大客源国。两国旅游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互利性。
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中国大陆游客赴日旅游总人数超过240万人,同比增长83.3%。日本政府观光局数据统计显示,今年1至3月赴日旅游的中国大陆游客达到9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3.2%;同时,消费再创新高,达到2775亿日元,占所有旅日外国人消费总额的39.3%,同比增加了133.7%。但近年来两国关系遇到困难,旅游交流也相应受到较大影响。特别是日本来华游客数量减少,同比下降5.56%,约为271万人次左右。
“现在很多中国游客来到日本,但是日本到中国的游客是在减少的趋势,旅游应该是双向的。”二阶俊博在清华大学的演讲时提到了最近中日旅游交流的情况。他拿锯来举例子,“在锯木头的时候,要推拉一起才行,不能只是拉或者推,必须配合好才能使用,中日旅游也是如此,要有来有去。”
“当前情况下,中日旅游不对称、不平衡现象比较突出。”分析这一形势,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副所长刘俊波指出,主要原因一是近些年我国国力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增加,加之日对我签证政策不断放宽,电影电视及新媒体的传播效应,使得我赴日旅游人数呈现出激增态势。二是日本消费者在国内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攀高且消费税提高的情况下,消费意愿有所下降。此外,他认为,中日民间对立情绪因政治问题而不断加剧也是重要原因。 李金早在会见二阶俊博、参加旅游产业对日投资论坛时,就加强中日旅游合作、共同提升旅游投资水平发出了中国声音。
“3000人代表团到中国开展旅游交流活动,既是两国旅游交流合作的一件盛事,希望中日双方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旅游合作,不断提升两国旅游便利化水平,推动更多的游客赴对方国家旅游。”李金早强调,中日两国毗邻而居,2014年两国旅游人数突破500万人次。随着中国游客走向世界,中国国家旅游局鼓励中国企业到世界各地投资旅游,中方乐见日方推出具有吸引力的投资政策,畅通投资渠道,向中国企业提供适于投资的酒店、景区、旅行社等信息。他特别指出,旅游已经成为中国投资热点和最具潜力的投资领域,未来3年中国旅游直接投资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中方欢迎并支持日本企业来华投资旅游。
加强互信,积极促进旅游发展合作,不仅是中国与日本两国国家旅游管理部门共同的诉求,同时也是中日两国地方政府的呼声。
“当今世界发展需要共赢思维。我们两国面临着振兴地方旅游业发展的共同课题。让我们携手努力,来点亮日中旅游发展的明亮未来。”日本众议院议员、自民党观光立国调查会会长山本幸三在“中日地方旅游合作研讨会”上的这一观点,引来与会者的广泛赞赏和积极响应。
“北海道的国土面积占日本全国的22%,冬季的流冰是绮丽景象,欢迎中国朋友普前来观赏”、“福井县的幸福指数在日本排名非常高”、“埼玉县距离东京只有半小时路程,保持着很多江户时代的建筑,值得一看”……在研讨会现场,先后发言的北海道知事高桥晴美、福井县知事西川一诚、埼玉县知事上田清司等日本地方官员争相推介当地旅游资源。
与会的中方嘉宾,北京市旅游委主任宋宇、山西省旅游局局长冯建平、黑龙江省旅游局副局长侯伟、浙江省旅游局副局长傅玮等人回应了日方的友好邀请,并与他们深入探析开展地方旅游合作的潜力。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已经有860年历史。日本是北京的第三大客源地,我们将向日本游客大力推荐中医养生、体育赛事、文艺演出等富有特色的深度游项目。”宋宇表达了在深度游方面与日本友人的合作意愿。
“山西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452座,高居中国第一。五台山等世界文化遗产众多”、“黑龙江夏季有避暑游、冬季有冰雪游”、“浙江与福井县签订了协议书,双方在进行青少年交流和修学旅行等专项产品的深度推广达成共识。”
一次次发言,展示的是两国之间深度推进旅游合作的期盼。
旅游外交的独特作用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业内人士认为,旅游交流是中日民间外交的重要形式,开展旅游交流有助于消除疑虑和隔阂,加深了解和友谊。二阶俊博此番率3000人旅游代表团访华,对促进中日友好交流、推动当前中日关系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应充分重视旅游交流在推动中日关系平稳健康发展过程中的独特作用,让旅游交流成为发展两国国家关系的有力抓手。
“3000人的来访是向日本国内一些不愿意两国关系改善的人说‘不’。”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说,中国民众可以从中看到,日本也不是只有一种声音,不是所有人都对中国不友好。3000人的观光文化交流团不仅可以看到中国的名胜古迹,也可以看到发展中的中国,体会到中国是一个开放、包容和友善的国家,甚至他们手机传回去的照片和讯息也可以让他们的家人和友人第一时间了解中国,从而传递出正能量。“要热情地接待和欢迎前来中国的客人!”
“旅游是包含经济、人文和民间人员往来的综合性活动。在国与国的关系中,旅游交流不仅是国家间交往的重要手段,也是两国民众沟通与了解的重要渠道。”刘俊波认为,在国际关系中,利用旅游交流发展两国关系的例子不胜枚举,特别是在国家间关系出现困难的时候,旅游交流常常被作为民间外交的重要载体,发挥传统外交手段难以达到的作用。
刘俊波说,历史地看,在中日关系一波三折的发展进程中,“旅游外交”实践早已有之,且一直是“知春江水暖”的先流、促两国关系转圜的先声。比如,上世纪50年代初的中日民间直接贸易往来产生的商旅活动,70年代“乒乓外交”在内的一系列民间交往活动,开启了旅游、经贸往来的渠道,推动了两国邦交正常化的早日实现。之后,在中日友好交流轨迹上,“旅游外交”占据着重要而醒目的位置,如2000年5月,由中国国家旅游局和日本交通运输厅牵头组织的5000名日本各界人士来华参加中日文化观光交流活动;2002年,为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由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胡启立任名誉团长、时任国家旅游局局长何光日韦任团长的中国旅游代表团一行5000余人赴日访问;同年9月22日,在前首相桥本龙太郎等85位国会议员的带领下,来自日本47个都道府县的13800余人超大规模旅游团,回访中国。2007年,为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时任自民党国会对策委员长的二阶俊博先生率执政党代表团访华等等。这些活动不仅是在中日双边关系热络时,加强联系、加深互信的“锦上添花”,很多也是两国关系遇冷后的“雪中送炭”。
“人民外交”、“民间外交”历来是中日交往中的润滑剂,而旅游交流又是其主要且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社科院亚太所谷宁博士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间交流一向是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基础,旅游交流为增进两国的文化理解提供了更广阔的渠道,可促进两国民众彼此了解,深化对对方的正确认知,从而有效增进互信和理解。
“以心相交 成其久远。”中日两国旅游交流的实践表明,丰富的文化交往增进了两国人民的了解,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让两国友好的理念更加深植于人心。
人们有理由相信,中日旅游交流的加强,将有助于两国早日实现习近平所说的——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两国青年积极采取行动,不断播撒友谊的种子,让中日友好长成大树、长成茂密的森林,让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世世代代延续下去!”(中国旅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