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永定区沅古坪土家吊角楼介绍
发布: 2012-5-22 18:06 | 编辑: 张家界旅游 | 来源: 旅游门户 | 查看: 27814次
即将消失的风景线--沅古坪土家吊角楼(来源:DOS100)
引导语:湘西是湖南省的“西北门户”,传说盛产巫术和土匪。其实,这些都是传说或者说是过去式。但湘西还是有很多少数民族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利用等一些科学知识还是真实的存在。土家吊脚楼就是土家人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一种智慧结晶。
在过去,土家族和其它少数民族一样,大都居住在山岭陡坡,由于地势特别,住房多采用吊脚楼形式。在住宅两端立四根木柱,沿着山坡的走向搭成木架,在以正屋地面平齐的高度上搭横木,盖上木板,三面装半装台的板壁或木走廊,以草或杉皮作天盖,楼下四面皆空,可用作堆积肥料,也可以临时拴牲口,楼上一般是闺女儿做鞋、绣花或家里人吃饭乘凉的地方。吊脚楼通风防潮,阳光充足,土家人十分喜爱,是土家地区建筑上的具有重要特色的建筑之一。如今在张家界的一些高山或半高山上,吊脚楼仍在沿用,不过,老是几十年前的老吊脚楼了。现在新修的基本上都是砖结构的小楼房了。
土家吊脚楼多为木质结构,早先土司王严禁土民盖瓦,只许益杉皮、茅草,叫“只许买马,不准盖瓦”。一直到清代雍正十三年“改上归流”后才兴盖瓦。一般为横排四扇三间,三柱六骑或五柱六骑,中间为堂屋,供历代祖先神龛,是家族祭祀的核心。根据地形,楼分半截吊、半边吊、双手推车两翼吊、吊钥匙头、曲尺吊、临水吊、跨峡过洞吊,富足人家雕梁画栋,檐脚高翘,石级盘绕,大有空中楼阁的诗画之意境。
吊脚楼源于古代的干栏式建筑,是鄂、湘、渝、黔土家族地区普遍使用的一种民居建筑形式,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文化现象,犹如一部凝固的古歌,多层次、多侧面、多脚 度地反映出土家族的历史发展、文化心态和创造才能。除具有自身的实用功能外,还具有一定的审美特征。
吊脚楼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除具有土家族民居建筑注重龙脉,依势而建和人神共处的神化现象外,还有着十分突出的空间宇宙化观念。
在张家界市的永定区沅古坪镇,是现在土家吊脚楼保存得最好的地方。曾经走马观花的路过时,拍了几张保存得比较好和比较有代表性的土家吊脚楼。呈现给大家。
编后语: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传统的吊脚楼因其用电、过冬取暖等原因而很快的被更适合居住的钢精、砖、水泥结构的楼房代替。近二、三十年来,修建吊脚楼的已经很少很少。作为陪伴了土家人四千多年的吊脚楼,也将在数年之后淡出我们的视野。作为居住环境的改善,我们感到高兴,但作为一种文化,一种陪伴了土家人四千多年的吊脚楼的消失,又让人感到难过。如何才能改善土家人的居住环境而又能保留土家文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