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索溪水库枢纽工程位于澧水流域娄水一级支流索水上游,库区处于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境内,东依索溪峪,西联张家界、北接天子山,下距旅游重镇武陵源城区1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区位价值极高。
武陵源索溪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92.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88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总量9082万立方米,是一座以城市防洪为主的中型水库。
索溪水库始建于1974年,几经曲折,曾五上四下,迄今已历时29年,许多建设者从黑发青年变成了白发老人,有的还为工程建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工程建设初期
索溪水库由原常德地区慈利县水电局规划设计。开发目标是解决慈利县的喻家嘴、象市、江垭等八个乡镇1万余亩农田的灌溉问题,同时兼顾发电、防洪。1974年4月,慈利县水电局完成了《索溪水库工程初步设计》,共完成勘探钻孔7个 ,勘探平洞21个,室内及野外岩石抗剪试验23组,现场弹模试验17点。基本上查明了地质条件。
1973年设计完工后,随即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始了工程的建设,慈利县迅速组织建设人马,由原慈利县水电局局长周德鼎亲任指挥长。五区区长万祖怀任副指挥长,从五区(江垭)抽调精干劳动力一千多人开荒斩草,修路,打联隧洞,清基等等,施工人员热情高涨,基础施工进展非常顺利。
1975年,慈利县委常委、五区(江垭区)区委书记孟庆松任指挥长,五区区长赵修安任政委,从五区各大队组织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这些劳动力以连营为单位(以公社为一个营、几个大队为一个连,每个连队100多人),日均劳动力达千人以上,高峰时期达一万人之多,这些劳动力开始了清基、坝顶削凿岩壁、疏通河道等工作。
为鼓舞民工士气,大坝指挥部在施工场地上安装了高音喇叭,整天播放《大海航行靠舵手》、《团结就是力量》等高昂激烈的革命歌曲。凡有过这段经历的老职工,这些耳熟能详的歌曲张口就可以来几首,唱得你热血沸腾,激情澎湃。正是这些革命歌曲,鼓舞了在极其艰苦条件下奋斗不止的修坝人,使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当时的条件是非常艰苦的,劳动强度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套用以后的指挥长、武陵源区政协原主席卓志初一句话来形容当时的状况是最恰当不过:“睡的棒棒床,吃的萝卜汤,住的茅草房”。
为保证大坝及时开始浆砌,指挥部决定抢时间,必须抓住在洪水到来之前的有利时机加紧施工。1976年过完大年的正月初一,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四十多名共产党员、积极分子、骨干等卷起裤子,跳进冰冷剌骨的河水中疏通河道,清理大坝基础。他们用烧酒暖身,喝一口酒捡一会儿石头,实在冷得受不住了又喝一大口烧酒,一天下来,手脚已被冻得麻木,到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稳;走路时,脚似踩在玻璃渣上钻心的痛。由于长时间的冰水浸泡,大部分同志都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这样的场面虽然不能惊天地,泣鬼神,但也足够让你感动得头泠泠,而泪潸潸。
在炸坝肩两边的岩壁时,因物资奇缺,炸药难买,指挥部组织了三十多个民工自制炸药。由张国强同志任厂长兼技术总管,他们以硝酸铵、硫磺、锯木、柴油为原料,生产炸药,他们硬是用自制的土炸药开了坝肩两边的崖壁,用自制的炸药炸石头砌坝基,保证了大坝坝体砌石的供料。
建设途中的坎坷
1979年,水库大坝已经高达二十多米,因国家压缩基建规模,索溪水库被迫第一次停工。
随着索溪峪被划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都们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于1983年复工。复工时,慈利县政府决定任命原慈利县农委副主任李远善任指挥长,邢祖礼任政委。又组织大量民工修坝,但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就因经费不足又被迫停工。
水库停工后,施工人员和民工全部退场。当时水库管理所已有正式职工十多人。工程停工,断了经费来源,而这些参与水库建设已经十几年的职工们不忍心离开洒下自己无数心血和汗水的工地,始终坚守索溪水库工地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万祖怀副指挥长着手筹建索溪水库工程项目建设,始终战斗在水库建设一线达十年之久,因工作需要才回慈利。他长期在即若的环境下工作,劳累过度,落下了一身的伤病。
留守水库的职工们不等不靠自谋生路,利用4台工程车和自己的技术专长挣钱养家糊口,耐心等待工程复工。他们将运输车辆承包给4位水库司机,为外单位或个人拉石头、运砂子、运建材,给单位上缴承包金。其余人员便走村串户,到处揽接护坎、护坡、测量等小工程。既当包工头,又参与施工,这样自食其力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工程的第三次复工。
抓住机电续建
1986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亲自题词“武陵源”,不久成立了武陵源县级区,这样又为水库建设带来新的机遇。正如湖南省计委32号文件所说的“由于索溪水库所在河流索水洪灾频繁,而坝址下游为武陵源区政府所在地和国内外游客聚居地——军地坪镇,防洪问题更显突出”,水库建设又提到了第一届区工委、区政府的议事日程上,区工委、区政府决定尽快恢复索溪水库工程建设,使其尽快发挥防洪效益,为武陵源区防洪保安早作贡献。工程又复工了。
1991年,时任区政府常委务副区长的卓志初同志任索溪水库工程指挥部指挥长,饶先林、卓志远、张远喜同志任副拇指长,候启雄同志任财务科长,卓新凡同志任工程科长,向前进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胡忠达同志任纪检组长。
开工之初,又一难题摆在建设者们的面前,由于武陵源已成为县级区、划归张家界地级市管辖,而以前的索溪水库属于常德市管辖,所有的设计资料都保存在常德市的有关部门,技术资料的到位难度很大。由于行政区划的变更,常德市有关部门表示若要图纸,必须支付42万元设计资料费。
为得到有关工程资料,保证工程施工,卓志初、卓志远、卓新凡、于锋延等人不厌其烦地在常德市和慈利县水利部门奔波,他们一次次找这些兄弟水利部门领导,请求他们将水库建设资料归还索溪水库工程建设指挥部,支持索溪水库建设。卓志初找到常德市委书记陈彰嘉,精诚所致,金石为开,陈书记卓志初一行所感动,当即拍板:不要你们一分钱,图纸全部无偿送给你们。常德市水利局局长陈光通、总工程师胡慈周也相当支持陈书记的意见,将全部图纸资料免费送给了水库工程指挥部。
将水库功能由灌溉为主调整为以旅游为主,报批手续极其复杂。为赶写复工报告,省水利厅高级工程师、厅农水局主任工程师姜新华关在屋内整整一个星期赶写报告。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在时任省长陈邦柱,副省长汪啸风亲自过问下,旅游局局长游碧竹,水利厅厅长王明湘、副厅长刘宏运,省计委主任王贤义、副主任郑茂清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复工建设,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才完成报批手续。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卓志初指挥长、饶先林副指挥长花大气力寻求国家旅游局、水利部、省财政厅、水利厅支持,以求早日复工。他们前后十多次跑长沙,参加省有关部门论证水库复工的会议。从参加有关技术论证,合同签订到项目复工的批准,他们在省水利厅呆了近百天,硬是软磨硬泡,说服了省直有关单位,一分建设资金,他们住每晚9元的木板房招待所。当时正值隆冬,异常寒冷,在没有取暖设备的招待所里尽管盖两床被子,但早上起床时还是全身冰凉。听吃饭更是能省则省,经常是一天两份盒饭解决问题。
1991年冬水利部杨振怀部长、张基尧副部长视察索溪水库。他们一行来武陵源视察完工地后,在卓志初、饶先林的陪同下,参观了十里画廊、金鞭溪后准备上黄石寨。当时下着寻,寒风剌骨,杨部长又冷又累,加之游道很滑,实在走不动了,饶先林副指挥长二话未说,背着杨部长就往山上走,使杨部长深受感动。
1993年冬,卓志初、饶先林、候启雄等三人,再上北京,争取水利部、国家旅游局的支持,他们不畏零下200c的严寒,整整一个星期,天天步行往返于宾馆和水利部、国家旅游局之间。他们的行动和朴素的感情感动了关心索溪水库建设的领导们,国家旅游局当即拨款300万元,省财政厅拨款500万元,省水利厅拨款700万元,接着又贷款500万元。建设资金终于有了着落。
有了图纸,有了资金,索溪水库又开始正常施工了。
1994年饶先林接任索溪水库工程建设拇指部指挥长。他没日没夜地去工地上来回巡察,抓质量、促进度。谁要是想偷工减料,想和质量开玩笑,他是绝对不允许的。
有一次,涟源施工队大坝施工组的一段工程不符合质量要求,他勒令工程返工,承包组包头便煽动民工闹事,围攻谩骂,甚至还有人动手动脚,把他从办公桌上拉下来。但他仍然坚持正义,据理力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施工队只能乖乖就范,将有质量问题的砌石拆除,保证了工程的质量为生命,象这样的事例真是不胜枚举!
饶先林指挥长为了争取资金,早日完成建设任务,他积极奔走呼号,寻求省水利厅、省旅游局、水利部和国家旅游局的支持。1995年他已被确诊患有乙型肝炎,可为了争取水利部和国家旅游局的支持,不畏当时北京零下190c的寒冷,到北京四处求情,争取到了140万元的建设资金,他自己却病倒在水利部招待所。1998年5月30日,饶先林同志因长期带病坚持工作,操劳过度,要检查水库工程质量时病倒在工地上,31日转长沙治病。因患甲肝、乙肝综合症,医治无效,于6月24日病逝。他象曾为索溪水库建设献身的二十多位建设者一样,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他为索水库所作的巨大是不可磨灭的。
1995年,水库工程因种种原因再迫停工,此时坝高已达43米。
澧水公司解困
澧水公司为了统一开发治理澧水流域,将索溪水库作为开发项目,于1996年9月与武陵源区政府签订了《关于联合开发索溪工程的协议》,组建澧水公司索溪分公司,具体负责水库续建工作。分公司由省水利厅澧水流域水利水电综合开发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曾广略任总经理,时任武陵源区班主任区长助理的饶先林任常务副总经理、彭清海任副经理。下设三部一室,即工程部、财务部、开发部、办公室。
澧水公司接管后,注入了4100万元建设资金,有了资金保障,几十位建设管理都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日夜不停地赶工期,保进度。
1997年6月4日根据工程进度需要,在征求设计单位意见后下闸蓄水。这天工地异常热闹,附近1000多群众纷纷赶到工地观看下闸,许多参加过水库建设的民工和参加过水库建设管理的工作人员都来到现场,都想亲眼目睹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的水库下闸盛况。下午3点58分,随着现场指挥员的一声令下,底闸顺利关闭,下闸成功了!很多建设者都流下了激动的热泪。毕竟大坝已经历了24个春秋,这是一个多么漫长的等待啊!
到1998年底,水库大坝建至设计坝高81米,工程总形象进度已完成80%,只剩下大坝扫尾及坝肩加固处理等待建工程。
大坝建成
索溪水库注定好事多磨。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建设之路,1999年3月又再次停工。澧水公司因为工程建设主要依靠贷款,背上了沉重的利息包袱,加之在索溪水库直接搞旅游开发效益不尽人意,于是澧水公司终止投入资金。
2000年5月26日,水利部张基尧副部长在武陵源召开了有关索溪水工程问题的专题办公会议,明确索溪水为城市防洪工程,应由政府管理,并承诺核拨后续建设资金,还承诺2002年4月21日前给索溪水库管理所拨后续建设资金1000万元。随即,省政府办公厅同意将索溪水库变为地方政府管理。不久,武陵源区编委下发了张编发〔2002〕07号文件设立索溪水库管理所,任命向前进同志为索溪水库管理所临时负责人。不久,向前进因工作需要调至武陵源区政府办,卓新凡同志被任命为索溪水库管理所负责人。
水利部承诺的资金到位后,索溪水库建设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建设时期,截止2003年第一季度,大坝已达设计坝高。二道坝、四道坝、坝下护坦、F4支撑墙、护坡、帷幕灌浆已经完工,坝顶溢洪道弧形闸门已经招标。
索溪水库建成后,每年可减少武陵源区洪灾损失1000万元以上,防洪效益十分明显。同时使武陵源风景区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形成湖光色交相辉映的旅游佳景。水库的建成,大大改善了武陵源旅游环境和生态环境,提高了武陵源的旅游品位。特别是大坝在经历了1998年、2003年两次特大洪水灾害考验之后,其防洪功能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索溪大坝被居住在索溪河两岸的人们誉为生命之坝。
工程建设历时之长,磨难之多,基间演绎出了许许多多感人肺催人泪下的故事。一代代建设者付出了心血,洒下了汗水,奉献了无青春,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我无法记录每个精彩的建设瞬间,也无记录每次停工之后建设者们痛苦的神情,谨以此文为水库建设的纪念!(来源:周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