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腊八节的由来?
发布时间: 2015-1-26 22:24 | 作者: zhangjiajie | 该文章已被查看: 1054次
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腊八粥不仅是习俗美食,更是养生佳品,吃腊八粥除了有圆满、和谐、健康等意义,还有和胃、养心、安神等作用。
做法一
材料:圆糯米150克,绿豆25克,红豆25克,腰果25克,花生25克,桂圆25克,红枣25克,陈皮1小片,
调料:冰糖75克,
做法:
1.先将所有材料用水泡软,洗净。
2.粥锅内注入水,加入所有材料煮开后,转中火煮约三十分钟。
3.放入冰糖调味即可食用。
做法二
原料:大米50克,黄小米50克,粘黄米50克,糯米50克,秫米(粘高粱米)50克,红小豆100克,莲子100克,桂圆100克,花生米100克,栗子100克,小红枣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
1、先将莲子去衣去心放入碗中加水浸没,用旺火蒸约1小时,蒸熟取出备用。
2、将桂圆去掉皮、核,只要肉,将栗子剥掉壳及衣。
3、锅内放入适量的水,然后把秫米、红小豆、花生米、小红枣洗干净倒入锅内煮,待煮成半熟时,再将大米、黄小米、粘黄米、糯米洗干净倒入锅内一起煮,待锅开后,再用微火煮。将粥煮熬到七八成熟时,把蒸熟的莲子倒入粥内搅拌均匀,开锅后再煮一会移下火来,盛入清洁消毒的锅内,撒上白糖。
做法三
原料:红枣、核桃、黑米、香米、玉米、葡萄干、红豆、小米(根据自家人口配比即可)。
制作方法:
1、红豆,玉米提前泡3-4小时。
2、其他材料混合洗净。
3、所有材料混合放入锅内,加足量水,烧开小火熬成粥即可。
用紫砂煲或其他煲粥工具,煮三小时后最好!
喝完腊八粥,家人围坐火炉旁,一起说说腊八节的故事吧……
传说一: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监牢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其名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传说二:相传老两口过日子,吃苦耐劳,持家节俭,省下一笔大家业,可是宝贝儿子却不争气,娶个媳妇也不贤惠,很快就败了家业,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小俩口冻饿交加,幸好有村人、邻居接济,煮了一锅大米、面块、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杂合粥”。意思是:“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这顿粥让小两口改掉了恶习,走上正道,靠勤恳的劳动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来。民间流行腊八吃粥的风俗,就是人们为了以此教训警告后人而相传至今的。
来源:张家界通达国际酒店
